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心善印度朝聖之旅(04)-2024-10-03第三日鹿野苑博物館

2024-11-26

DSC_0012DSC_9892在瓦拉那西的鹿野苑,有三處佛陀的聖地,第一個是五比丘迎佛塔是佛陀一開始來到五比丘修道的地方,走了250公里跟五比丘會面的地方,第二個就是 鹿野苑遺跡公園,這裡是佛陀當初一開始給五比丘初轉法輪的地方,後來佛陀滅度後有僧團在這個地方興建僧舍跟紀念塔的地方,這當中有很多的佛像跟遺跡都在這個地方,後來印度經過佛教沒落以後,遭突厥穆斯林的劫掠,建築等被嚴重破壞,很多的雕像跟遺跡都被破壞破損,所以重新整頓後,現在的佛像跟遺跡的原品,為了很好的保存,就移到了現在的第三個地方:鹿野苑博物館,也就是第三個-鹿野苑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當中,收藏了很多文物,其中就是這個鎮館之寶--阿育王石柱以前雖然被破壞過,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來的柱高達10多米,頭部雕有四面獅像,該獅像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館」

 「鹿野苑考古博物館」還有一個鎮館之寶 就是 佛陀初轉法輪像,佛陀的手 持著類似解結的手印,顯現初轉法輪可以解開眾生生死之結得到解脫的寓意!

來到鹿野苑博物館從大門口進入:

 DSC_9848DSC_9849

 印度對於文物的保護非常嚴格,進出都要經過嚴格的安檢,而且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拍照跟定位:

 DSC_9850

 師父要我幫忙拍一張跟博物館合影的照片:

 DSC_9851

 博物館分成兩邊的館藏走道大廳,面對館廳的左邊是佛教文物的展示廳廊館藏,右邊是印度教神明文化文物的展示廳廊館藏:

 DSC_9854-全景

 博物館以 初轉法輪的四面獅柱的LOGO作為館的logo:

 DSC_9856

 來到這裡我們拍合影留念跟進入博物館參觀:

 DSC_9860DSC_0011DSC_0012

 一進入館廳的第一個進入眼簾的正是這個四獅的阿育王石柱:

 DSC_9979-全景DSC_9863-全景DSC_9864

 旅行社老闆跟導遊先帶我們先去另一個館藏的鎮館之寶 佛陀初轉法輪相,為我們解說這尊佛像:

 DSC_9870DSC_9871DSC_9872-全景DSC_9877-編輯DSC_9880

 這尊佛像 非常安詳,有一種讓人煩惱頓消 萬緣放下,專心聽法的一種解脫的加持力,佛陀結跏趺座,手持著轉法輪印,這個轉法輪印,手持著好像我們手上拿著一個結死結的繩子要把它解開的手勢的樣子,寓意著聽聞初轉法輪的內容,可以解開當時五比丘心中的疑惑之結,煩惱之結,生死之結,聽完解說後,大家都在這裡練習結這個法輪印,跟佛像拍照留念:

 DSC_9881DSC_9882DSC_9883DSC_9887DSC_9888DSC_9890DSC_9891DSC_9892DSC_9895DSC_9896

 緊接著我們來到佛陀八大事蹟紀念壁畫雕塑處,聆聽這八大事蹟的跟壁畫的賞析跟認識:

 DSC_9899DSC_9901DSC_9949

 八大事蹟壁畫,從左上第一個是佛陀初轉法輪,右上第一個佛陀涅槃,左上第二層是佛陀升天為母說法下生圖,梵天跟持傘的北方天王為佛陀撐傘蓋下來的圖像,右上第二層是佛陀在舍衛城受到外道問難時,顯神通顯出諸佛分身降伏外道,左下第二層佛陀講藥師經的持缽圖,右下第二層是提婆達多 想要害佛,佛陀以神力 讓瘋狂的醉象馬上被調伏的事蹟,左下最下層是摩耶夫人手持無憂樹誕生佛陀,右下是佛陀在菩提迦耶成道!

 DSC_9903DSC_9904DSC_9905DSC_9902DSC_9907-編輯DSC_9912

 這裡的佛教館藏 還有很多不錯的雕像收藏,下面這個應該是地基石的雕像收藏 被收納到這裡吧!

 DSC_9906

 上面這幾個都算是鎮館之寶的收藏 看完以後,直接被拉到迎賓大廳 開始陸續為我們解說館藏的其他藏品,首先看這個佛像,是初期貴霜王朝 的犍陀羅風格的佛像,是我們來參訪鹿野苑最中心的思想,佛陀從菩提迦耶走了250公里到鹿野苑這個地方的,佛陀行走像,這個膝蓋關節處突出,一個人要在什麼狀態膝蓋會有突出的樣貌?!就是抬起腳要踏出走路的時候 膝蓋會突出,表示佛陀的願力跟精進力,為了度眾生 走了250公里來到這個地方度五比丘創立僧團,從此開始自利利他的菩薩事業開始了,所以大廳展這個雕像有非常不同的意義!

 DSC_9945DSC_9913DSC_9914DSC_9917DSC_9974

 大廳中另外還有鎮館之寶 阿育王石柱,應該以前的石柱經過風雨時間的摧殘 所以為了修護,這個石柱塗上亮光漆跟修護保護後,安放在這裡供人參觀:

 DSC_9937-全景DSC_9931DSC_9916DSC_9919-全景DSC_9922DSC_9923-全景DSC_9928-全景DSC_9929

 旅行社老闆為我們解說這個阿育王石柱,四獅的頭上本來有一個法輪,已經破損了,所以放在大廳的一處供人觀賞原來的樣貌:

 DSC_9942

 下面的圖 用英文解說 原來的阿育王石柱各處細節的名稱跟樣貌:

 DSC_9941DSC_9946

 大家跟阿育王石柱合影留念,跟個人合影拍照留念:

 DSC_9939DSC_9938DSC_9943DSC_9955

 四獅象代表初轉法輪後 佛法向東西南北四方傳播出去;四獅的底座四方各有一種動物,刻有四種奔跑的動物,包括象、鹿、馬和獅子,每一動物之間以法輪隔開。接著是從一根石柱雕出的四隻獅子坐像,獅子刻得栩栩如生,眼皮上甚至有小孔,可以插入針去調整獅子的眼球。頂端是個法輪,原有三十二個輻條,目前只剩四條。獅子柱頭的象徵意義有許多說法,最簡單的一個解釋是︰頂端的法輪象徵佛法,四隻獅子代表佛面對四方在說法!底座是鐘形,覆以內捲的蓮葉雕刻,師父說底座的蓮花用倒的蓮座代表 因果同時,在因果成熟時 蓮花會望下翻!

 象:

 DSC_9935

 獅:

 DSC_9934

 牛馬:

 DSC_9933DSC_9932

 館藏一角佛像跟解說圖:

 DSC_9947DSC_9948DSC_9950DSC_9951DSC_9952DSC_9866DSC_9953DSC_9954DSC_9967

 旅行社老闆 跟大家講解 過去的印度文字 跟 巴利文(佛陀時代佛經使用平民文字)跟梵文(婆羅門/剎帝利才有資格學習梵天的文字)這些文字的演進對照現代印度文字的示意圖跟 因為鹿野苑有阿育王石柱上這些文字解譯才能知道這裡是佛陀當初的聖地的考證文獻跟碑文 都是這些對照表跟碑文來認證的:

 DSC_9958DSC_9959DSC_9965DSC_9966

 下面是館藏中 佛陀的四大聖地雕像碑:

 DSC_9962DSC_9960DSC_9961

 曾教授為大家解說這個雕畫的意義跟解析:

 DSC_9963

 這個碑像 最上面是 倒過來的缽(缽中有佛像),佛陀生前拖缽 缽是正的,但是這個碑雕頂部是塔 好像缽是倒的,缽(中有佛陀成道的坐像)倒過來下面是佛陀涅槃像表示佛陀一生的功德蓋棺論定功德圓滿的意思,再下一個就是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像,再往下是佛陀在菩提迦耶成道像,最下方是佛陀誕生像!以下是旁邊的看板用英文解說:

 DSC_9964

 導遊跟大家解說 館藏的雕像跟故事意義:

 DSC_9970-編輯DSC_9970DSC_9973

 我們來到 博物館的印度教文化展示廳 聽導遊跟我們解說,佛教中的卍字不是佛教創立的,是印度教本來就有的文化元素,跟德國希特肋的國旗標誌的連結!

 DSC_9980DSC_9981DSC_9982DSC_9983DSC_9985

 佛陀佛像的三十二相中的頭頂髮型 用捲的髮紋其實也是印度神明毘婆濕神三十二相本有的文化,所以印度神像除了頭型跟佛陀的頭型有些差異,其他都是有元素相連的線索!下面有解說圖 來講這兩者間的相連處!

 DSC_9986DSC_9987DSC_9988

 下面是導遊為我們解說印度教神明文化的雕像:

 DSC_9989DSC_9990DSC_9991

 印度教的象神是印度教的神明之一,裡面還有講解 印度聖典吠陀經 當中描述的內容:

 介紹其他的雕像:

 DSC_9994DSC_9995DSC_9997DSC_9993DSC_9992

 毘婆濕神 與他的妻神:

 DSC_9998

 毘婆濕神 又稱為生命之神,他有孕育生命的能力,也有掌管生死跟解脫的能力,下面這個雕像就是毘婆濕神的雕像,手拿著叉叉著魔,魔的血 滴到另一隻手的碗中,但是太滿了,有些滴下來,造成產生很多惡魔出來,有點像變形金剛的魔方石 沒弄好會產生狂派的惡魔金剛一樣,所以他的一隻腳踩踏著血滴下來的惡魔 降魔之相!

 DSC_9999DSC_0004DSC_0005

 下面這個也是毘婆濕神的幾個不同分身的樣貌:

 DSC_0001DSC_0002DSC_0003

 這些都是印度教的紀念遺跡的雕像 都安放在這個博物館保存:

 DSC_0006DSC_0007-編輯

 離開了博物館 可以看到這個紀念藏品:

 DSC_0014

 向下文長,點選下方連結 觀看下一參訪內容: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