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舍衛城 坐車,要坐7.5小時的車程要到 勒克瑙!住一晚後從勒克瑙坐車3小時 來到 佛陀升天說法下降處 僧伽施!
僧伽施:
僧伽施佛陀升天為母說法下降處
世尊同時於此期間在忉利天上,也說了有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過了人間時間三月後始下來,下來時是從僧伽施(Sājkāśya)而下。
佛陀前往天界為她講述佛法。當時三道寶階就是在僧 伽施降下,所以這裡留有一個巨大地佛腳印。僧伽施也曾經挖掘出阿育王時代建造的像頭石柱。
在佛陀歸臨時,最先觸及這 個世界的右足所踏到的桑咖沙的地面位點上,建有一個禮敬聖壇。
1000多年後,來自 中國的朝聖信徒玄奘和法顯到訪此地的時候,發現了3個梯子,這些梯子是古人用磚塊 和石頭築成的,以紀念佛陀的歸臨。
僧伽施 在佛陀時代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蓮華色苾芻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處。
如來自天宮還贍部洲也,時蘇部底(唐言善現。舊曰須扶提,或曰 提,譯曰善吉,皆訛也)宴坐石室,竊自思曰:
「今佛還降,人、天導從,如我今者,何所宜行?甞聞佛說,知諸法空,體諸法性 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時蓮華色苾芻尼欲初見佛,化為轉輪王,七寶導從,四兵警衛,至世尊所,復苾芻尼。
如來告曰:「汝非初 夫善現者,觀諸法空,是見法身。聖迹垣內,靈異相繼。其大窣堵波東南有一池龍,恒護聖迹。既有冥衛,難以輕犯,歲久自壞, 能毀。
《高僧法顯傳》云:
「自度新頭 (sindu)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萬里,海平坦無大山川,正有河水耳。從此東南行十八由延(yojana有說四十里或六十里者),有國名僧迦施,
佛上忉利天三月為母說法來下處,…,此處僧及尼可有千人,皆同眾食,雜大小乘學。」
玄奘為我們重述僧伽施的傳說:佛陀昇天為母說法結束後欲下降人間,「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右侍,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讚德」。
玄奘參訪三寶階的時候,所看到的是後代諸王「疊以磚石,飾以珍寶」所重建的,高約七十尺,階上建有精舍,寺中有佛陀石像,天帝釋和大梵王分立兩側。時至今日,除三寶階窣堵波遺跡和一根石象盤頂的阿育王石柱之外,已經所剩無幾了。
說起 佛陀三個月升天為母說法,歷史上造成這段歷史的原因,都是因為僧團分裂,僧團因為意見不合起了衝突,雙方都不願意退讓,佛陀希望調解彼此,但是怒火蒙蔽了,造成佛陀最後只好選擇離開!
下午前往阿拉格!約三小時車程!進入第十三天!
僧伽施佛陀升天為母說法下降處
進門後 裡面有塔 塔內供奉著 當時梵天天主跟帝釋天 兩位印度教的天主 迎佛的情景的神像在裡面:
大家在這裡拍合影:
因為這裡是聖地,所以有阿育王石柱在這裡紀念,這裡的石柱上有大象, 因為年久失修 倒塌了 現在把部分的遺跡欄杆圍籬放在這裡保存:
世尊同時於此期間在忉利天上,也說了有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過了人間時間三月後始下來,下來時是從僧伽施(Sājkāśya)而下。 佛陀前往天界為她講述佛法。
當時三道寶階就是在僧 伽施降下,所以這裡留有一個巨大地佛腳印。僧伽施也曾經挖掘出阿育王時代建造的像頭石柱。
在佛陀歸臨時,最先觸及這 個世界的右足所踏到的桑咖沙的地面位點上,建有一個禮敬聖壇。
1000多年後,來自 中國的朝聖信徒玄奘和法顯到訪此地的時候,發現了3個梯子,這些梯子是古人用磚塊 和石頭築成的,以紀念佛陀的歸臨。
僧伽施 在佛陀時代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蓮華色苾芻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處。
如來自天宮還贍部洲也,時蘇部底(唐言善現。舊曰須扶提,或曰 提,譯曰善吉,皆訛也)宴坐石室,竊自思曰:
「今佛還降,人、天導從,如我今者,何所宜行?甞聞佛說,知諸法空,體諸法性 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時蓮華色苾芻尼欲初見佛,化為轉輪王,七寶導從,四兵警衛,至世尊所,復苾芻尼。
如來告曰:「汝非初 夫善現者,觀諸法空,是見法身。聖迹垣內,靈異相繼。其大窣堵波東南有一池龍,恒護聖迹。既有冥衛,難以輕犯,歲久自壞, 能毀。
《高僧法顯傳》云: 「自度新頭 (sindu)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萬里,海平坦無大山川,正有河水耳。
從此東南行十八由延(yojana有說四十里或六十里者),有國名僧迦施, 佛上忉利天三月為母說法來下處,…,此處僧及尼可有千人,皆同眾食,雜大小乘學。」
玄奘為我們重述僧伽施的傳說:
佛陀昇天為母說法結束後欲下降人間,「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右侍,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讚德」。
玄奘參訪三寶階的時候,所看到的是後代諸王「疊以磚石,飾以珍寶」所重建的,高約七十尺,階上建有精舍,寺中有佛陀石像,天帝釋和大梵王分立兩側。
時至今日,除三寶階窣堵波遺跡和一根石象盤頂的阿育王石柱之外,已經所剩無幾了。 說起 佛陀三個月升天為母說法,歷史上造成這段歷史的原因,都是因為僧團分裂,僧團因為意見不合起了衝突,雙方都不願意退讓,佛陀希望調解彼此,但是怒火蒙蔽了,造成佛陀最後只好選擇離開!
佛陀下降處 是在山頂,沿路有塔有樹 有出家師父靜坐修行:
從這個山道 可以爬上 佛陀下降處的高坡:
爬上山頂 師父跟大家開示:
然後念佛繞佛:
這裡也是印度教聖地,據說在這裡看到 梵天 跟 帝釋天 所以兩處都有印度教的塔 跟 落腳祈福石的地方:
這次的朝聖 到這裡算是功德圓滿了,師父帶領大家總回向:
大家自由時間 自由拍照看看:
下山準備離開了!
趕路了,因為要趕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博物館,有很長的路程,坐了很久的車,晚上很晚才來到 新德里的飯店用餐!
向下文長 點選本次印度朝聖最後在新德里博物館參訪的最後單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