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2024年心善寺10月1日~14日印度朝聖前篇

2024-09-24

503319180679315927心善寺因為疫情三年以及去年的工程事務繁忙,中斷了接近五年的每年國外朝聖參訪活動!

因此去年年底,住持和尚發願 今年要辦一次 印度14天的朝聖團做為今年的國外參訪朝聖活動!

這個願望如火如荼,在今年年初就開始設計公告進行了!

今年的印度朝聖 由於參訪語言文字不通的印度,所以找到國內最有名的專門針對佛教徒設計印度朝聖之旅的 菩提邦旅行社,幫我們規劃朝聖行程!

但是 畢竟朝聖十四天不是簡單的事情,印度朝聖又是每位佛教徒一生必定要至少去朝聖一次的地方!

事前的功課一定要做足,畢竟很多朝聖的佛友 要開銷龐大的朝聖旅行開支,還要請假不容易的半個月的假期,一定要把金錢還有時間花在刀口上!

所以 菩提邦在事前,替大家規劃 希望大家出發前做足的一些功課!

這一篇前篇,就是 先預習一下 朝聖之旅的一些內容,方便 到聖地朝聖 更快的進入狀態!

在行前 有些人要看一些經典,還要看 接近上百集的佛陀傳 影片,畢竟時間有限!

所以 可以透過以下的有晢法師 的影片內容,先預習一下 我們去印度聖地 應該有的朝聖心態,還有事前跟朝聖當下該有的心理建設規劃!

有晢法師 的介紹如下:

503319184974282999

從2016年開始,有晢法師每年都都帶領法友前往印度朝聖,每一趟旅程,都感動了許多返鄉的歸人,有晢法師說,他的願力很簡單,就是希望幫助每一個回到印度的佛子能夠與佛相遇

經過八年的淬煉,有晢法師對於聖地的感動以及對佛陀的景仰,已經積累成一次又一次的演講,感動著去過以及沒有去過聖地的法友

這一次,有晢法師受邀對新加坡以及台灣、馬來西亞的法友們分享「佛陀與聖地」,許多參加的法友甚至在螢幕前感動涕零,菩提邦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獲得這份感動,所以特將法師的錄影整理後放至線上,邀請您一起進入「佛陀的八大聖地」

八大聖地:

佛陀出生地 藍毘尼園、佛陀成道處 菩提迦耶佛陀初轉法輪處(成立僧團) 鹿野苑、佛陀滅度處 拘尸那羅

第一個精舍處 王舍城、成立比丘尼處 吠捨離、結夏最久的地方 舍衛城、佛陀下降處 僧伽施 或 佛陀成長的地方 迦毘羅衛城

 

佛陀在拘尸那羅 即將圓寂時 說過 朝聖佛陀聖地的殊勝功德: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遊行經〉一大正藏25卷下-26卷上,記載有如是之經句:

『....爾時,阿難偏露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

現在四方沙門耆舊多智,明解經律清德高行者來覲世尊,我因得禮敬親覲問訊;佛滅度後彼不復來,無所瞻對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

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

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四曰:念佛般涅洹處,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阿難:我般涅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後皆生天,除得道者。.....』

   在漢譯的南傳大藏經『長部經典二』.『大涅槃經.第五誦品』亦有如是雷同的經句:

   阿難!此有四處,乃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瞻禮尊敬之處。四者何耶?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 :『如來是在此處出生。』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 :『如來是在此處成等正覺。』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 :『如來是在此處轉無上法輪。』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於此云 :『如來是在此處般涅槃。』是應瞻禮尊敬之處。

   阿難!此四處是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應瞻禮尊敬之處。阿難!具有信仰心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往復朝禮:『此是如來出生之處,』『此是如來成等正覺之處,』『此是如來轉無上法輪之處,』『此是如來般涅槃之處。』

   阿難!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朝禮恭敬此等聖蹟,凡身滅死後,當生於善處天界。

 

願所有朝聖者均能謹遵佛陀「歡喜欲見 憶念不忘 生戀慕心」的教誨,擁有一次圓滿殊勝的印度返鄉朝聖之旅

阿彌陀佛~

 

因為這四堂課的內容還是蠻允長,特別將影片的內容 擷取下來,並且經過整理,做一個分享 以方便這次參加心善寺朝聖的佛友 更快 更簡潔的掌握內容,做以下的整理:

一.為何要朝聖?

朝聖 就是 以一顆虔誠的心,走佛陀或菩薩 或祖師大德生前的跟感應事蹟的行徑,用一顆朝禮恭敬的心,藉由一趟虔誠的旅行,走完聖者走過的聖地,學習反觀到自己修行的自性!

 

二.到聖地朝聖 該以哪些方式來懷念佛陀?

到聖地 可以 以自己的方式來懷念 憶念佛陀,每個人跟每個道場 的方式都會不同,不外乎就是:

誦經/禪修打坐/繞塔/供燈/供袈裟/供花/供香/供水/禮懺,乃至 你就靜靜的看著 靜靜的用心體會聖地的氣氛 也是一種方式,或是 照相打卡分享給親友或同修道友,或是 寫當下的心情 體悟跟心得,或是法佈施,乃至 收集恆河沙/樹葉等等聖地的物件來做紀念或分贈親友跟佛友 都是不同的方式

 

 

三.那麼什麼是聖地?

因為有聖者,所有聖者行經痕跡的地方,稱為聖地!

有人以為 聖地,就是有宇宙能量的地方稱聖地,還是來到這裡 這個心會很安定 稱為聖地,或是來到這個地方會覺得很舒適殊勝 稱為聖地!

還是因為來到這個地方可以點亮自己心中跟一切眾生心中都能覺醒的地方 才能稱為聖地!

古人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些聖地都只是外在的,但是會隨著不同的人的心,即使是聖地 也可以如同華嚴經所說的:好比有人來到一個滿山都盛產名貴藥草的山,但是你不認識這些藥草,入了寶山 因為不識寶藥,也如同入平常一般的山無異,但是如果懂得藥草 來到寶山就會發現跟收穫採到無量的寶!

所以來到聖地,要有 相應的智慧跟相應的心態,才能 入寶山獲益!

因此 維摩詰所說經說:

道場者何是?

翻譯就是什麼是道場?跟這裡 問的問題一樣,什麼是聖地?!

聖地在哪裡?

聖地就是我們的道場,道場才是真正的聖地!

維摩詰經告訴我們: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舉例:能讓你發起想要修行 想要成佛的心,進而產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行,才是道場才是聖地,因為這些能幫你於一切功德佛事都能做皆辦 皆能成就)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

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

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

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

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由此可知,聖地 不是只有外面的這些佛陀走過的地方,而是你有這些心 去走這些佛陀走過的地方 這些地方那就無一不是聖地;或是 我們去聖地的目的 就是透過外面走過這些聖地的相,契悟回歸 以上這些內在的心的德性,這樣聖地才會有真實的利益跟意義!

所以所謂的聖地,就是那些藉由外面的境界,能讓你啟發自性的覺性,都是聖地!

如此來說,聖地 就不只有很狹義的只有佛寺 塔廟 佛陀還是菩薩跟祖師大德們的道場的地方 才稱為聖地,而是我們生活中無有任何一個地方,無不是修行的地方,無一不是幫我們契會本具的覺性,累集熏修殊勝的功德,這些才是真正的聖地!

所以古德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都有一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我們當下的心/ 還有心的動機/ 心的發願/心念的眼光跟態度 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麼無處不是聖地?無處不是道場?!無處不是用功的地方?!

平常大家都忙,都可以因為一念覺心 一念發願心 就可以得到殊勝的功德,更何況百忙之下 願意放下自己的時間/金錢/精力,來到 佛陀走過的地方聖地,來跟佛陀的本懷/佛陀的行徑/佛陀走過的足跡 進行一次知性學習之旅,並與佛陀的這些本懷 行徑相應,深悟佛理,這才是真正的朝聖,才是真正的聖地!

 

四.踏上聖地 我們要找尋什麼?要獲得什麼殊勝利益?

那麼就讓我們踏上朝聖的道理,朝聖之旅,我們想要什麼?想要找尋什麼?

就是透過 朝聖,找到什麼是「我」?找到何謂「本來面目」?

透過朝聖的過程中,隨時審視自己,過程中 有順利/有狀況/有開心/有苦惱/有各式各樣的境界,我們是不是都可以隨時隨地藉由外面朝聖過程的境界中,回頭是岸,從外面的聖地 回頭見到 自己心中的聖地,這些聖地 就是 見到自己的菩提心/見到自己的大悲心/見到出離煩惱的心這些心中的無念無住的聖地!在朝禮聖地的整個過程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個才是真正的聖地!才是真正的朝聖!

或是 回向發願心的朝聖成就,例如:藉由朝禮釋迦牟尼佛的聖地,回歸到自己本心清淨無染的心的聖地,因為 心跟土是不二的,外面釋迦牟尼佛聖地的土 跟 心中自淨其心的淨土,是本來不二!藉由這樣殊勝的功德成就,迴向發願 將來能透過念佛法門回向淨土 回向將來不只有朝聖釋迦牟尼佛的聖地,還能 透過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 週遍十方,將來可以到十方佛土,親近無量無邊的佛的聖地,親自體驗親近諸佛弘法利生的八相成道的過程的聖地之旅,與諸佛的菩提行參與跟相應,如是迴向發願,是則名為真朝聖,得到真正朝聖的殊勝功德!

另一方面來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我們去朝聖,也可以小參一下:

諸法空相而言,到底哪裡是聖地?有聖地嗎?有朝聖嗎?能朝聖能朝禮的是誰?所朝的是什麼?

三輪體空,銷歸自性,無生無滅,無內無外,既然無內無外,哪有真實外面的聖地,又哪有能朝聖的心可以得?

這樣就會真正的朝聖就是透過朝聖體悟到(回事向理) 達摩祖師所說的:

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則與理相冥,無有分別,寂然無為

如果對於任何的朝聖 不管是出發前能保持這樣的平常心,出發後的朝聖路上的每個過程也是如是一般善護其心平常心,朝聖後恢復平靜也沒有失落感也是保持同樣的平常心,不論動靜閒忙,自己心性都是當體安然,通成一片,這才是真正的朝聖 才是見到真正的聖地!

這時候才發現 原來朝聖的目的就是:

藉由外面生滅的朝聖的事跟聖地,藉假歸真,回歸到真正佛法要我們認識到本心不生不滅的體性,這才是真正一場朝聖的目的

 

五.朝聖的目的:

接下來 朝聖的動機跟目的很重要,我們要有智慧心,認識到 「我為什麼要朝聖?」

楞嚴經說: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其實我們在朝聖的過程中,你會有不同的心念跟目的還有內容:

例如:

1.我朝聖 是為了體驗跟追隨 佛陀聖者的足跡,走一遍 來認識跟發覺他在佛經上所講的這些內容 背後的背景/原因/還有真正的所要表達的意涵

2.我來朝聖 是想沾著聖地的光 跟佛菩薩的加持力,來這裡進行修行之路,例如:在菩提迦耶禪坐,在靈鳩山誦法華經,去三昧水懺發源地 拜三昧水懺,去蒙山施食發源地 做一堂小蒙山

3.懷著某種主題的目的進行的朝聖之旅:例如:藝術美學欣賞之旅,想要認識某些寺院學習他們的道風的寺院巡禮,或是 因為有人說 來印度朝聖是因為每個佛教徒一生至少必做一次的事情 所以來印度朝聖,或是 佛塔朝聖 是為了祈福 求家人平安 事業順利 或是自己病痛 障緣消除等等

4.為了身心療癒而去:例如:人生失去了方向 來這裡找方向感,或是 心情陷入低潮 來放鬆充電的,或是 來這裡找靈感體驗的,或是來探索 來學習的...等等

我們每個人朝聖 可能是上面的任何一種,也可能是同時具有上面幾種的心態跟動機,或是本來是懷著某一種動機而去的,但是中間的過程 又產生上面好幾種不同轉變的心念跟動機

由於不同的目的跟動機,就會有不同類型的朝聖參訪的獲得跟結果!

但是 都可以得到 朝聖殊勝的利益,因為 楞嚴經上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單單耳根一接觸聖地都能永為道種,更何況這14天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放出去的都是跟著道場跟著聖地的安排的 清淨的六塵活動的境界,更是能得非常殊勝功德利益!

 

六.來到聖地 應起的省思:

這次 我們來到 印度朝聖 來到 佛陀的聖地,我們要有一種省思:

佛陀的聖地 是佛陀的聖地 也不是佛陀的聖地!

是不是佛陀的聖地,取決於你想怎樣認識這些地方的心!

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陀的聖地 是佛陀走過的痕跡,在當時佛陀在世時是佛陀事蹟的現量境界,但是如今佛陀已經滅度了,許多聖地都已經人事已非了,法華經的會場如今已聽不到佛陀講法華經的一會現量境界,所以才說 聖地不是聖地,但是透過我們的心,我們的心無有弗屆,可以超越時間空間法界的障礙,你用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法華經的心 來到 法華經的聖地,在這裡誦法華經 你就會發現 三千多年前佛陀講法華經的聖地的會場 這一會法華經還沒散會呢!這才發現 聖地 其實也是聖地,因為 心 可以圓滿俱足一切 超越一切聖地的障礙讓人回到真正的聖地的現量境界!

同樣的佛陀走過的每一處地方,我們追隨著他的足跡,到什麼地方,心中在現場講經說法 發生哪些事件的智慧現前,只要善用其心善用智慧都可以入到聖地的現場現量境界!

又 佛陀的聖地的現量境界,唯有佛與佛方能究竟,聖地之所以為聖地,就在於每個人的內心 /智慧 /禪定 /慈悲/ 觀點的深淺廣狹的不同,所能相應感受到的聖地的程度也會不同,故說 聖地也不是聖地

雖然每個人的所能體驗的聖地 隨著自己的心 會有智慧/禪定/果位/慈悲/觀點還有深淺廣狹上的原因,所入各個不同,但是佛性本具,但是都不能說都不是佛的聖地呀!

古德說:

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不識盧山真面,但是只緣身原在此山中

也會隨著深入多少,你能契會的聖地的氣息都能各自受益

所以 聖地也是聖地!

又華嚴經來說: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雖然我們每個個體所悟的,跟佛陀所悟的明見的整體的大圓滿不同,但是一 可以通於 全體,一多本來不是分割的 本來是不二的,又哪裡能說 聖地就不是聖地?!

好比 華嚴經中 講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有五十三位階,又入法界品中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自法門不同 觀點不同,發心不同,願力不同,見解不同,根性跟角度也都不同,但是無一不是一華嚴大圓滿一真法界 境界?!

好比 盲人摸象經上說的,盲人摸象 每個瞎子因為摸到的部位不同,所以認為的象 的樣貌都不同,但是 都是象的真貌,只是不夠整體全面而已,沒有對錯之分,在明眼能看見大象全體的人來說,瞎子們所認為的也都沒有對錯問題,聖地的認知 朝聖的目的跟動機 自然也都沒有對錯,都可以得到殊勝的功德!

 

七.來到聖地,你要看什麼?找尋什麼?

我們要省思自己來到聖地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來到聖地,是為了看歷史的痕跡而來?!還是為了看佛像 佛塔寺的藝術而來?!

還是為了來修行而來?還是為了找回自己的自性的覺心而來?還是為了長養 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而來?

因為哪些原因而來到聖地,感受聖地的氣氛!

我們可以省思 細細觀察 自己是用 色受想行識 的五蘊當中,哪一蘊的起心動念 情執或善用轉識成智而來到聖地?!

舉例來說:你是為了來拍照 聖地的美麗風光而來,就是 在色蘊上起執 而來?還是 善用色蘊 來做佛事 ,而 想要把 聖地拍得美美的,以最美的心 來供養聖地;還是回去 要讓沒有學佛的眾生/讓沒來的同修道友生起稀有心 讚嘆心,來做自利利他佛事而來拍照而來?!

如同 楞嚴經的二決定義:能讓我們生死是六根 或五蘊,能讓我們解脫或是建立殊勝的功德也是六根或五蘊,取決於你的因地的發心,要善觀你的心的因心,善護其心!

還是 為了受蘊的感動而來,感受 聖地的感動 感受 生稀有心/生發願要修行的心,那麼受蘊就變成作佛事,得到殊勝的功德;還是 因為想要 貪圖 旅遊的快樂的受蘊 沈溺其中而來?!

想.行.識蘊 亦復如是!

其實朝禮聖地,就是藉由外面的聖地的事物,幫助我們回歸自性的佛心,啟發 十波羅密的 願/力/智,這樣 來到聖地朝聖 才能不虛此行!

我們來到聖地 是為了要找什麼?

要來找到我們的「心」!也就是那個本具一切的真心!

我們可以用上述所說的 來看 聖地的風光/聖地的藝術/ 聖地中進行的修行的種種行為,幫助我們認識到「法」的本來面目(空.無常.無我.不淨 畢竟無所得 的本質跟特性),認識到自性當中真心 本具常樂我淨 或妄心 跟諸法一樣俱足 空 無常 無我 不淨 四念處等等的特性,從這個過程中 每個人對於聖地的恭敬還有行為 想法都不同,可以從跟大眾和合的過程中,學會用華嚴經的智慧,用十種角度去觀察這當中的一切法!

從朝聖的過程中審視自己對於 任何一法都有深淺廣狹/有形無形/內外/迷悟/清淨染污的差別,並於當中 以無分別智來看視他們,雖然能以無分別智平等觀察,但是又能善觀諸法相的差別相 善知其華嚴六相的差別!以訓練出自己敏銳觀察諸法,以及內觀的能力,雖然善分別諸法相 但能立於第一義諦而不動,消歸自性,得到殊勝的功德!

好比 六祖壇經中,禪宗六祖慧遠大師 初見 五祖弘忍大師時說的:

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智慧是本具的,有妙觀察智,也有平等無分別性智,不論 這兩種哪一種 都能替大圓鏡智 轉識成智!

你就可以知道,來到 聖地 要找尋的是什麼,而能心平無惑染!

 

八.接下來 我們分析 朝聖的模式 有哪幾種?

1.來尋找佛陀時代跟佛陀滅後的歷史的痕跡,從中認識到佛教的興滅也不離開成住壞空的過程!

 B247EFB2-6FD2-4A09-86F7-07D9A6646958_1_201_a

印度佛陀的聖地 很多歷史的痕跡,有初轉法輪的緣起(佛教從種子僧眾開始萌芽)的成相,有僧團逐漸壯大/聖地建築經過各種王朝的建設越來越興盛的住相,有僧團逐漸分裂 時代及政治因素的被迫害後的逐漸式微 跟 聖地建築招到無僧眾的住持的毀壞的壞相,有外來民族跟宗教的入侵 造成佛教的消失 及 建築埋在廢墟土堆當中的消失的 空相!

後來 又受到 西方考古學家 及 斯里蘭卡人 的復興,又從 空相 走向 成住壞空 的過程!

 A0AA9516-D279-4ADD-8478-28280834D49E_1_201_a

 

從成住壞空當中 認識跟欣賞 佛教這些過程的無常之美,都可以從 聖地的歷史痕跡中,在眼前展現!

如同<<佛說無常經>>所說的:

外事妝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

 ...

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咸悉變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歲,終歸不免無常逼

從聖地中的各種殘垣破壁,或是一層又一層不同印度各種王朝佛教徒是如何的用心/發心,努力想要把佛法常住在世傳承下去,來留給後人可以朝聖可以見到佛教光輝的痕跡 那種心願/發心佈施的願力!

都可以在這些聖地中看見!從中 學習到生起 感恩/報恩 希求/讚嘆的心!

 

九.認識印度佛陀聖地的歷史演進:

我們從聖地中的建築 /雕塑可以看見歷史推進的痕跡:

 B247EFB2-6FD2-4A09-86F7-07D9A6646958_1_201_a


 孔雀王朝時期:(佛教的成)

也是阿育王時期(約公元前322年~184年),這個時候剛好是部派佛教時期,僧團被分裂成 上座部 跟 大眾部!

阿育王統一全印度,並且在印度 佛陀的各聖地 廣設舍利塔 跟 阿育王石柱:


 3108440B-0FDA-4C22-B2EE-FC3D4B68AD78_1_201_a

上面的阿育王石柱 是阿育王石柱的四種有特色的代表石柱,第一個在初轉法輪處(鹿野苑)的四獅子 代表初轉法輪後 佛法向東西南北四方傳播出去;

第二個 在吠捨離 佛陀在這裡跟大家宣布 三個月後,佛陀就要圓寂,最後轉身 要跟離車族告別的地標,這個阿育王石柱上是單獨獅子像代表孤單,這個獅子又稱為哀傷的獅子,獅子頭 朝向佛陀圓寂的拘尸那羅的方向,獅子的尾巴萎縮在下面 表示哀傷;以表達對於佛陀離世的追思之情

第三個 是在佛陀出家剃髮處(南丹格爾)這個阿育王石柱上 雕有一隻牛/一隻獅,表示佛陀入世跟出家的分野點
第四個是在佛陀升天為母說法 下降處(僧伽施)刻有大象,因為佛母夢到六牙白象 入胎,才孕有佛陀出世

這個時期 是屬於無佛像時期,此時佛像雕塑的風格 都是描繪佛陀在世的佛事的事蹟 ,又稱為無佛像時期:

 截圖 2024-09-23 上午10.20.37

上面的從左算起第一個佛像是佛陀誕生像的示意圖雕塑

第二張佛像雕像 是淨飯王 把佛陀 交給 阿私陀仙人 幫他預言未來他即將成佛的示意雕塑,這當中用一片懷褓的布代表剛出生的佛陀

第三張雕像 是佛陀在菩提迦耶成道 的金剛座的雕像

第四張是 淨行石,佛陀時期都會留下佛陀的足印 以方便弟子們憶念佛陀的功德

 

貴霜王朝:(佛教的住)

約公元1~3世紀,這個時候也是大眾部廣泛被人接受的 大乘佛法興盛的時期!

貴霜一直致力保護佛教、發揚佛教藝術,對于佛教在中亞和中國的傳播居功至偉,發揚馬圖拉文化和受到亞曆山大大帝帶來的希臘文化影響而帶有很濃烈的希臘色彩的犍陀羅文化。

 截圖 2024-09-23 上午10.45.07

上面左邊第一個佛像 就是貴霜王朝 的犍陀羅文化佛像!

左邊第二個佛像是 菩提迦耶正覺大塔的佛像

第三張佛像 是佛陀在鹿野苑 初轉法輪像 有希臘民族文化引進的佛像雕像風格

第四張佛像 是佛陀涅槃像 在拘尸那羅

 

笈多王朝時期:(佛教的壞)

大約公元3~6世紀時期,是以恆河流域中下游為基地的大帝國,印度歷史上其中一個最興盛的時期,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

笈多王朝在建築、雕塑和繪畫上有高度的成就!

笈多王朝時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發展,大臣和將領就有信奉佛教及濕婆教

所以這個時期 也是大乘佛教興盛後,印度教把佛教的一些內容跟元素放入,也是印度教開始興盛的時期!

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鳩摩羅笈多一世修建,其後成為笈多文化的學術中心。

 

波羅王朝(又稱帕拉王朝):

大約公元8~12世紀,此時大乘佛教因為前面的印度教興起 以及國王崇尚密法而式微,也是佛教密教興起時期!

波羅王朝被視為伊斯蘭教傳入前孟加拉歷史的黃金時期,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

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

在波羅王朝中後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經被伊斯蘭教入侵者消滅,只在東印還得以留存。

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度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超戒寺

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

達摩波羅還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飛行寺。這幾座宏偉的佛教研究機構都在12~13世紀的穆斯林入侵時期被徹底毀滅。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蒙兀兒帝國(佛教的空):

公元12~18世紀,受到回教的入侵,佛教及建築還有聖地 受到嚴重迫害跟破壞!帖木兒帝國在被滅國後,成功南下侵略當時印度的蘇爾王朝,取而代之成立了蒙兀兒帝國,帝國政府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

印度佛教史中重要的五位人物:

1.孔雀阿育王(公元前337~422年),廣泛在全印度建立了阿育王石柱.石雕.佛塔等佛教文化瑰寶

2.中國法顯大師(公元337~422年),62歲離開長安,用航路來到印度,75歲回到中國,(著作<<佛國記>>:是今日研究古代中亞/南亞歷史/地理及佛教重要參考依據)

3.玄狀大師(公元602~664年)27歲離開長安,43歲回中國,(著作<<大唐西域記>>研究古印度地理歷史跟絲路不可或缺的依據,也是近現代的挖掘考古遺跡的重要依據

4.英國 亞歷山大.康寧漢爵士(公元1814~1893年),為英國陸軍少將,考古學家,於1885年創立印度考古研究所 並擔任第一任第二任的所長,因為考古 挖掘跟發現 鹿野苑.那蘭陀寺.桑奇大塔等重要的佛教遺跡

5.法護尊者(公元1864~1933年),為全球佛教復興運動先驅,致力於斯里蘭卡.印度佛教之復興運動,於1891年去菩提迦耶 從印度教濕婆派 贖回佛陀成道的摩訶菩提寺的聖地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完,佛教歷史的痕跡,下面我們介紹 佛教藝術的美學:

佛教藝術美學 分阿育王石柱,上面我們介紹過了!

再來是佛像雕塑藝術,我們介紹過了 無佛像時期,跟 徤陀羅佛像 還有希臘風格的佛像!

我們小學時的社會課本 介紹中國歷朝的歷史,都在正史的課文講完以後,後面跟著就是 該朝代的佛像藝術,透過這些佛像介紹,可以很好的表達該朝代的政治/民間/文化背景/社會人物的喜惡,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社會狀況的文化都可以透過該朝代的佛像跟建築 還有其他藝術的介紹,還原當時的社會文化!

因為 佛像/石柱/碑文/文字/足印,都可以表達該朝代的佛教徒 以自己的文化 表達對於佛陀還有佛法最美最恭敬地表達!

佛像藝術 能表達該朝代的佛教徒 對於佛陀的景仰,流露對於雕塑表達的美學

(如 雲門石窟的佛像是以 武則天的形象造像,山西的雲崗石窟的佛像大都以魏晉南北朝的君主的形象來造像)

透露出 佛像 就是 心生則種種法生,以心中的樣貌 透過佛像藝術來展現該時代的原貌!

這裡 印度聖地的佛像 也有不同的時代 展現不同的風格 ,讓人省思:不同時代 不同的文化輸入印度以後,社會的風格轉化,佛像跟菩薩像身上的莊嚴 裝飾 都顯示不同的風格跟樣貌!

文化的多元性來省思:

印度的佛像演進,包括中國佛像的演進,都展現不同的風格跟變化,讓人想起 <<華嚴經四諦品>>中的描述,華藏世界 不同的世界,該世界的佛陀 對於 四聖諦的名詞跟詮釋也各個都不同 及著墨的重點的地方也不同,以符合該世界眾生的不同根性/欲/好樂/跟不同解脫的特性!

接下來介紹 佛塔建築藝術:

 截圖 2024-09-23 上午10.48.56

左1跟左2的建築都是古印度時期的佛塔藝術,第三張 是笈多王朝時所興建的塔(據說是笈多王朝的國王一次戰爭 躲在塔內才免於陣亡以此因緣故,蓋這個伊斯蘭風格的塔,第四張的藍毘尼園建築是現代加蓋的建築!

 

十一.佛陀八大聖地介紹跟認識

接下來我們介紹 印度佛陀聖地有哪八大聖地?

八大聖地:

前四個是佛陀跟佛教重大人生轉折點的聖地:

佛陀出生地 藍毘尼園、

佛陀成道處 菩提迦耶

佛陀初轉法輪處(成立僧團) 鹿野苑

佛陀滅度處 拘尸那羅

後面四個是佛陀經常弘法跟佛教歷史很重要有紀念價值的地方:

第一個精舍處 王舍城

成立比丘尼處 吠捨離、

結夏最久的地方 舍衛城、

佛陀下降處 僧伽施 或 佛陀成長的地方 迦毘羅衛城

 

 截圖 2024-09-23 上午11.22.14

以上是八大聖地 在印度還有尼泊爾的位置圖

 

十二.本次佛陀八大聖地朝聖之旅的行程

以下是 朝聖聖地的13天行程圖,我們本次朝聖是14天 多了一個雞足山的行程:

 無標題

 

以下是我們此次朝聖十四天的行程介紹:

 無標題無標題

第一天 從桃園機場坐飛機 到香港轉機 到印度德里機場 德里機場大廳有象徵佛教的手勢走廊

 截圖 2024-09-15 下午9.31.06

第二天 從德里機場 搭國內線飛機 到瓦拉納機場,

來到五比丘迎佛塔: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09.19截圖 2024-09-23 下午10.31.41

佛陀成道本來是要滅度的,但是因為梵天請佛住世,後來觀察 這世間還有眾生可以得度,所以從菩提迦耶 走到 鹿野苑就走了250公里,假設一小時走3公里,一天走八小時就是24公里,等於佛陀為了度五比丘 走了十幾天的時間,才來到 五比丘的地方!

來到鹿野苑朝聖 一共要去三個地方,第一個是 五比丘迎佛塔,第二個就是 鹿野苑遺跡公園,第三個就是鹿野苑博物館(前面兩個地方都沒有佛像,所有佛像等遺跡都收錄到 鹿野苑博物館中收藏)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37.38

五比丘迎佛塔,本來沒有上面這個「便置覆缽」造型的塔寺建築,那是當時有一位印度國王因為躲避戰爭的追擊,幸免於難而造立的伊斯蘭造型的覆缽塔,外面一層一層外圍的梯田式向外擴張的建築 是4~6世紀的笈多王朝擴建的!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40.25

 來到 五比丘迎佛塔 可以恭誦<<初轉法輪經>>跟<<無我相經>>據說當初五比丘就是聽完這兩部經文的法 而證果的!

接下來我們來到斯里蘭卡寺:

截圖 2024-09-26 上午8.36.24

這個寺院裡 有一幅幅的壁畫,可以快速的幫我們瀏覽佛陀的一生!

接著進入第三天,我們一早來到恆河:

 截圖 2024-09-15 下午9.32.59截圖 2024-09-15 下午9.34.26截圖 2024-09-15 下午9.35.18

從 恆河上 可以看到 印度恆河邊 印度人的生老病死等各種人生百態 都跟這條河連結在一起!恆河對生活於其流域中的數百萬居民至關重要,他們依賴恆河獲取生活必需。恆河在印度教中擁有莊嚴的地位,被視為神聖的母親,被賦予淨化和救贖的神聖力量。根據印度教的神話傳說,恆河是由主神濕婆的頭髮中流出,代表著神聖的女性力量。她的流域被視為神聖的土地,每一滴恆河的水都被認為具有祝福和淨化的效果。

來到破曉的恆河,坐木船感受佛陀在世時身處的印度教宗教氣氛的環境,感受河邊印度人對於火化之死後嚮往天堂的心 以及現世未來生活美好的期盼的感覺!

 

下一站來到 鹿野苑博物館:

 截圖 2024-09-26 上午8.51.00

 進入鹿野苑遺跡公園之前,先參觀鹿野苑博物館。

 截圖 2024-09-26 上午8.53.45

該館完工於西元一九一○年,裏面陳列著2000多年前石雕跟阿育王的標誌!

大廳所陳列的雕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獅子柱頭。它曾是阿育王石柱的頂冠,高達二點三一公尺,包括四部分。底座是鐘形,覆以內捲的蓮葉雕刻。上面是圓形的柱頭板,刻有四種奔跑的動物,包括象、鹿、馬和獅子,每一動物之間以法輪隔開。接著是從一根石柱雕出的四隻獅子坐像,獅子刻得栩栩如生,眼皮上甚至有小孔,可以插入針去調整獅子的眼球。頂端是個法輪,原有三十二個輻條,目前只剩四條。獅子柱頭的象徵意義有許多說法,最簡單的一個解釋是︰頂端的法輪象徵佛法,四隻獅子代表佛面對四方在說法!

 截圖 2024-09-26 上午8.56.11

其中笈多王朝所塑的佛陀初轉法輪像佛像也是非常有名;另外博物館內,我們同時也看到僧團在寺院中所用的各式各樣的器皿缽盂。博物館還陳列有印度教的石雕,出土的物品也非常精美。

參觀完鹿野苑博物館後 來到 鹿野苑遺跡公園!

鹿野苑遺跡公園: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48.26

鹿野苑遺跡公園 是原來鹿野苑的真實地址,又稱為仙人住處,或仙人鹿園!

此處是佛陀 初轉法輪的地方,也是 僧團最初建立的地方!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以後 走了250公里來到這個地方,開始替佛教僧團開啟傳遞教理跟修證的時刻!

 

這裡又稱為 鹿野苑廢墟遺址!可以來到這裡看到 當初鹿野苑的遺跡!

 截圖 2024-09-26 上午9.01.14截圖 2024-09-26 上午9.01.24截圖 2024-09-26 上午9.01.41

以下是鹿野苑遺跡公園的地圖解說: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54.36

鹿野苑遺跡公園分成三層:

上層 是鹿園 跟 僧院區,最上方的鹿園 現在還飼養著鹿群,再來是 以前鹿野苑 僧院的遺址!

中間區域是主幹區,左邊有阿育王石柱(後來仿製,原始的石柱在博物館),從左邊進來就是以前僧院的主院,穿過以後 來到 僧伽羯磨處是以前僧院羯磨自諮的地方!

下方區域 兩個塔,一個是法王塔 以前裡面供奉著阿育王留下的佛陀舍利塔,右邊也就是轉法輪紀念塔!

現在的鹿野苑遺跡公園,以前被荒埋在土堆裡,以下是當初挖掘出來的原貌照片: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01.50

 來到 五比丘迎佛塔(轉法輪紀念塔) 可以恭誦<<初轉法輪經>>跟<<無我相經>>據說當初五比丘就是聽完這兩部經文的法 而證果的!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09.19

第四天 來到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

菩提迦耶 又稱佛陀迦耶,是佛陀悟道成佛處,因為鹿野苑到菩提迦耶有250公里的路程,所以 第四天主要是路程很遠,到中午來到菩提迦耶飯店午餐後,來到大佛寺參訪!

 截圖 2024-09-26 上午9.36.13

第五日一早在菩提迦耶大佛寺做早課,隨後來到正覺大山的龍洞:

正覺山的龍洞,是佛陀成道前,在龍洞中修行,龍王替他護法,後來離開時,為了不讓住在洞中的龍王失望,所以留下他的身影作為紀念,現在該洞中的身影 又稱為「留影窟」!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05.15截圖 2024-09-26 上午10.04.13截圖 2024-09-26 上午10.04.29

龍洞中的佛像: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06.48

隨後來到 當初供養佛陀乳麋的牧羊女的蘇嘉塔紀念塔:

牧羊女蘇嘉塔用五米豆跟奶 做成乳麋 來供養佛陀,佛陀才恢復體力,得以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人為了紀念蘇嘉塔的功德而建塔紀念!

 1393340776-2347405885_l

 後人感念蘇嘉塔供養佛陀乳糜,在此建了蘇嘉塔廟,另有蘇嘉塔之丘,阿育王曾在此建塔紀念蘇嘉塔。站在蘇迦塔山丘上,可以眺望東北方的前正覺山(Pragbodhi),以及周圍!

 2500年前佛陀出家追求真理,在正覺大山苦行林龍洞修行,經過了六年的修行仍無法悟道,苦行讓佛陀身體極為虛弱。後來佛陀遇到一位雲遊四方的唱琴師,一邊走著一邊唱著歌謠「琴弦太鬆,音不成調;琴弦太緊,音不悅耳;不鬆不緊,音樂柔美。」

佛陀聽這歌聲恍然大悟,修行不是靠苦行才能成道,於是毅然放棄苦行,離開苦行林,穿過尼連禪河,

遇到了這輩子中最重要的貴人~牧羊女蘇嘉塔。

 牧羊女本來是到此處後方的印度教寺廟拜拜,在河邊遇到了身體虛弱的佛陀,於是牧羊女把手上原本供奉給神明的乳糜獻給了佛 陀,身體虛弱不堪的佛陀食用之後逐漸地恢復了體力。牧羊女一念之善,讓佛陀與這個世界有了重大的改變,恢復體力的佛陀不久之後就在菩提樹下悟道了。

 1393340708-4020436205_l

最後我們來到佛陀成道的 菩提迦耶 正覺大塔 摩訶菩提寺:

三千多年前,佛陀 離開了苦行林的因緣:

 截圖 2024-09-23 下午9.21.40截圖 2024-09-23 下午9.31.30

下面是以前 正覺大塔原始的風貌: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02.53

 下面是 最開始的正覺大塔只有中間那個大塔,後來到了笈多王朝才加蓋四周的五個小塔: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04.23

 菩提大塔外 有佛陀最初成道的菩提樹 金剛座:

 截圖 2024-09-23 下午9.31.30

 在正覺大塔中有各種的雕刻 來形容佛陀成道的情景跟圍籬的狀況:

 截圖 2024-09-23 下午9.40.19截圖 2024-09-23 下午9.50.13

 以下是菩提樹跟佛陀當初成道所坐的位置 剛挖掘出來的原帽 以及 現在放上金剛座的石塊的紀念座石 兩個做一個對照:

 截圖 2024-09-23 下午9.55.19

下面是正覺大塔當中的佛像,當初的佛像沒有貼金 跟 現在貼金後的佛像做一個對照:

 截圖 2024-09-23 下午9.59.11

下面是 覺明法師跟網路上所 拍攝 正覺大塔附近的風貌:

 截圖 2024-09-23 下午6.36.43截圖 2024-09-23 下午6.37.07截圖 2024-09-23 下午6.37.29截圖 2024-09-26 上午9.39.15截圖 2024-09-26 上午9.39.05截圖 2024-09-26 上午9.38.28

隨後前往 七週聖地!

七週聖地:

是佛陀成道後 七週 在附近進行 禪坐 跟 經行 以及觀察眾生根性 決定要去鹿野苑廣度眾生的這段時間的發生一些事蹟 的紀念處照片:

 截圖 2024-09-23 下午10.07.02截圖 2024-09-23 下午10.17.47

第六天 我們來到雞足山參訪!

雞足山: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33.17

 印度雞足山位於印度咕巴地區,根據佛教經典紀載,佛陀大弟子迦葉尊者現今入定於印度的雞足山內,

迦 葉尊者正護持佛陀的衣缽,等待56億7千萬年後未來佛彌勒菩薩誕生於娑婆世界,將衣缽傳承給他。

過去 法顯大師、玄奘大師、龍樹菩薩皆曾提到的雞足山即為此,雞足山上近年建了一座金色佛塔,並於2006年 迎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烏金聽列多傑登上印度雞足山頂,為此佛塔開光。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38.00截圖 2024-09-26 上午10.39.01

此佛塔乃是為紀念彌勒菩 薩、大迦葉尊者、無著菩薩而建。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38.21

雞足山傳說已久,甚至傳說有人曾在山上見到迦葉尊者,要爬到眼前這座山上真是有段距離..

大迦葉尊者活到一百多歲,,就到王舍城⻄南八里多的雞足 山(山有三峰屹立,狀似雞足),山峰之間的盆地裡,席地而坐說:

我今以神通力使身體不壞,用糞掃衣 覆蓋著。

等六十七億年後,彌勒降生成佛時,將來此訪問,即把釋迦佛的衣缽獻給他,並協助他教化眾 生。

當時王舍城國王阿闍世王聽到大迦葉即將入滅的消息,立即趕到雞足山,阿闍世王看見迦葉尊者端然 入定,身上覆蓋著曼陀羅花,莊嚴無比,隨後雞足三峰自然開裂將迦葉尊者,山峰又自然合攏,迦葉尊者 自此於雞足山中入定。

離開了 雞足山,下午 的行程安排 附近寺廟巡禮:有中華寺,緬甸寺,台灣寺,西藏寺...

接著進入第七天的行程:

回到菩提迦耶 坐2.5小時 來到 王舍城的七葉窟!

七葉窟:

七葉窟是 佛陀滅度後,經典第一次集結的地方,阿難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五百位阿羅漢集結經典的地方!

以下是取自網路的圖片作參考:

 截圖 2024-09-26 上午10.51.39截圖 2024-09-26 上午10.52.03截圖 2024-09-26 上午10.52.37

結束後 來到 當初玄狀大師 來到印度碰到他的老師的所在地 那爛陀大學!

那爛陀大學:

是五世紀 笈多王朝 戒日王所創建的,這裡也是舍利弗的故居!

那爛陀是一個聚落,近於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為釋迦牟尼佛弟子舍利弗的出生地、佛教最早傳佈的地區之一。法顯在印度遊學時那爛陀仍是聚落,有舍利弗舍利塔而無寺院!傳說此地原是庵摩羅園,後來五百商人捐錢買下獻,佛在此說法三個月。

寺的屋頂、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製的材料覆蓋,這種覆蓋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磚和以黏土製成,覆蓋輾平後,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雜以麻筋麻滓爛皮塗上,蓋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乾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後先塗上一道赤土汁,最後再塗上油漆,光亮猶如明鏡一般。經過如此處理的寺院地面,堅實耐用,經人踐踏二三十年而堅固如初。

 

1193年突厥巴赫蒂亞爾·卡爾吉帶兵侵占那爛陀寺,寺院和圖書館遭受嚴重破壞,大批那爛陀僧侶逃往西藏避難,從此那爛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輝,並漸漸被人遺忘,變成廢墟。

從1861年開始,那爛陀寺院遺蹟被陸續挖掘,已發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門朝西。大寺每邊9間僧室,恰如義淨所述,中寺每邊7間僧室,小寺院每邊5間僧室!

現在看到的那爛陀寺是2006年12月9日,《紐約時報》一篇投搞提及一個由新加坡帶領,包括印度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國際財團將集資5億美元於那爛陀寺古跡遺址興建新的那爛陀大學,並另用5億美元修建必要的基礎設施。

以下是取自網路的照片 先讓大家對於這個地方有一個概念的印象!

 截圖 2024-09-26 上午11.02.33截圖 2024-09-26 上午11.00.52截圖 2024-09-26 上午11.05.55

下午來到佛陀第一個精舍,舍衛城的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

這是佛陀第一個僧團精舍,佛陀在這個地方結夏安居十幾個夏季!

竹林精舍是頻婆娑羅王與迦蘭陀長老皈依佛陀後獻出的竹園。

蓋竹園係長者迦蘭陀所寄附,其園中精舍為頻婆沙羅王建立奉佛也。

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專用的建築物,它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精舍」名稱之源。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長期在此居住,後來轉往舍衛城祇園精舍

 

 圖片取自網路:截圖 2024-09-26 上午11.36.37截圖 2024-09-26 上午11.35.55截圖 2024-09-26 上午11.35.18

接下來就是去佛陀講 無量壽經跟法華經的地方,靈鷲山!

靈鷲山:

靈鷲山,,梵名中譯鷲峰山、耆闍崛山,又可簡稱為靈山、崛山,位於古印度王舍城西。

頂峰有一處山石形似鷲,且該山鷲多,從而得名!圖片取自網路:

 截圖 2024-09-26 上午11.40.17截圖 2024-09-26 上午11.40.44

釋迦牟尼佛曾在此開示佛法,包括《妙法蓮華經》(故法華會又叫靈山會)、《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般若經》<<楞嚴經>>,及一部份《阿含經》等。

 截圖 2024-09-26 上午11.41.25

佛涅槃後,弟子們在此山下的王舍城舉行第一次集結。

中國古代高僧法顯、玄奘、義淨都先後前往這裡參拜和居住過,並做過詳細記錄。

此處亦是提婆達多推石傷佛處。

 精舍南側山崖,有大石室,佛陀曾在這裡入定。

石室西北有個大磐石,相傳阿難曾經遭惡魔化作一隻鷲鳥,棲息在大磐石上,用力拍動翅膀,一邊大聲怪叫。當阿難驚懼無措時,佛陀伸手通過石壁,摩阿難頭頂,安慰阿難。

禪門盛傳「拈花微笑」的故事,也發生在靈鷲山上。

一日,佛陀登座說法,大眾正準備聆聽妙法,然而佛陀卻只是拈花示眾,默然不語,大眾詫異無法會意,只有大迦葉心領神會,破顏微笑。於是,大迦葉獲得佛陀的傳法,被尊為禪宗的印度初祖。

 

第八日:

來到吠舍離!

毗舍離、吠舍離、吠舍釐 國,意為廣嚴,為釋迦牟尼時代著名的大城市,位於今天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 北邊。

曾經是跋耆國首都。

大乘佛教中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就居住在這個地方。

佛陀在 此城預言自己即將入滅。佛教八大聖地之一。

離開迦毗羅衛城後,最初在此與阿蘭迦蘭仙 人,研究許多的教理以及超越慾望的方法。

佛陀成道後,也時常到此說法,著名的 《寶積經》、《維摩詰經》即時在此宣說。

佛陀在世時,有一年,毘舍離地區乾旱, 傳染病大流行,於是國王便向駐錫於王舍城的佛陀求救。佛陀帶著阿難,一走進耆國 後,天空便開始大雷,不久後便降下大雨。接著佛陀便在此宣說《寶積經》,並且遊 行七日,傳授藥師法門,以缽中的淨水灑淨,滅除了該地的傳染病。

當佛陀即將入滅時,便在毘舍離,預示自己將會在拘尸那羅涅 圓寂也是在這裡宣告。

 

第一個去點是重閣講堂!

重閣講堂:圖片取自網路:

 截圖 2024-09-26 下午12.06.41

 在中印度毘舍離國獼猴池邊大林中。

五分律一曰:「後之毘舍離住獼猴河邊重閣講堂。」

雜阿含經三曰:「一時佛住毗耶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大涅槃經上曰:「一時佛住毗耶離大林中重閣講堂。」

佛陀時代毗舍離城附近,有一片廣大的林木,無人種植,自然天成,林區從迦毗羅衛國連到雪山,十分遼闊,因此被稱為「大林」。

大林之內有一座精舍,就叫作大林精舍,也稱作高閣講堂、重閣講堂、重閣精舍。

精舍內有一間為佛陀所建的講堂,堂形如雁子,設備完善,佛陀曾住此說法。

根據《大唐西域記》卷七所載,重閣講堂鄰接獼猴池岸精舍,佛陀昔日遊化該地時,有一隻獼猴趨前奪走佛缽,爬到樹上取蜜供養佛陀,並且為佛陀穿鑿一池,供養泉水,因此稱為獼猴池。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成道後,就在此重閣講堂正式允准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妃子耶輸陀羅、難陀的妹妹孫陀利等眾釋迦族女出家為比丘尼。

摩訶波闍波提出家後,稱為大愛道尼,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從此佛教教團開始有了比丘尼制度。

《大般涅槃經》卷上載,佛陀在進入涅槃以前的三個月間,曾與阿難來到重閣講堂,並召集毗舍離城附近的比丘眾聚集在這裡。

佛陀鄭重地對弟子們再度宣說人天利益的安樂教法,及開示出家修道的實踐法門,告誡弟子說:「從今而後三個月,如來即將入滅。」

對所有佛弟子而言,這一番訓誡成了佛陀最後一次的教導。

第二次經典結集大會,就是在毗舍離城重閣講堂召開的,稱為毗舍離結集;

當時參加討論、誦出戒律的僧眾,有七百人之多,因此也稱七百結集。

高齡80的佛陀,在知道自己生命將盡,阿難又對佛說出自己的恐慌無措心情時,決定召集吠舍離附近的比丘僧眾,齊聚於此的重閣講堂,做了生命中最後一次的說法開示:

「諸因緣合和法皆有壞時,當精勤取證!如來的圓寂甚近,三月後如來即將入滅。」

讓後世的人們在沒有世尊的引導下,仍舊能依循內覺自省的實踐修行,得見法的光明。

 截圖 2024-09-26 下午12.07.09截圖 2024-09-26 下午12.07.19截圖 2024-09-26 下午12.07.26

接下來去看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

重閣講堂中旁,有一尊完整的阿育王石柱,上面有一頭「哀傷的獅子」,這頭獅子所看的方向就是佛陀入滅的拘尸那羅,阿育王建造這個石柱時,或許感受到當地吠舍離人民的哀傷!

 83323539_3060127064006348_4340957303294394368_n84402750_3060227007329687_4778844401830985728_n截圖 2024-09-26 下午1.28.03截圖 2024-09-26 下午1.38.03截圖 2024-09-26 下午1.38.11截圖 2024-09-26 下午1.41.25截圖 2024-09-26 下午1.41.16

阿育王當初就是為了紀念佛陀最後說法之地,而建造了這根石柱。

石柱狀況良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阿育王石柱中保存最完整的,粉紅的花崗岩柱體上方,是裝飾簡潔的覆蓮,頂上置蹲獅一座,尾巴下垂。這是阿育王所建造的石柱中,唯一不曾遭受雷擊和戰爭,順利地保存下來

下一個行程是吠舍離城池遺跡!

吠舍離城池遺跡:

 截圖 2024-09-26 下午1.50.41截圖 2024-09-26 下午12.11.48A0AA9516-D279-4ADD-8478-28280834D49E_1_201_a

這裡也是佛陀舍利紀念塔,佛陀入滅火化後,舍利分為八分,離車族也分得其中一份,便在此處設立了佛塔供奉。只是目前佛塔幾乎已經全毀,只剩部分殘存的基座,以圓形的鐵欄杆圍籬保護著遺蹟。 

吠舍離另一個有名的佛教故事則是度化庵摩波利(Amrapali),

她是位麗質天生,歌舞伎樂非凡的名妓。在聽過世尊說法後,禮請佛陀第二天至家中接受供養,佛陀答應了。

消息傳至離車王族的耳中,他們提出以十萬金錢換取這次供養機會,但被庵摩波利拒絕。

第二天佛陀依約前來,並開示正法。也順利度化了庵摩波利成為一位比傑出的丘尼,並奉獻出芒果園精舍。除了兩性平權外,這又是佛陀打破社會成見,展現人無分貴賤,眾生平等的教化胸懷。

這裡的遺跡,是吠舍離的離車族 依依不捨佛陀,在這裡佛陀跟他們告別紀念的地方!

 

接下來去 阿難舍利塔!

 截圖 2024-09-26 下午1.50.03截圖 2024-09-26 下午1.46.52

阿難舍利塔:

 阿難舍利塔遺跡也是猴子供養佛陀蜂蜜的地方,猴子供養佛陀蜂蜜的故事是這樣:

佛陀某一天到吠舍離的林間遊化,突然出現一隻獼猴拿走佛缽,引來根據《未曾有法經》的記載,佛陀某天到吠舍離的林間遊化,休息時隨手將缽置於地上,時突然出現一隻獼猴拿走佛缽,引來隨行比丘的叱喝,但佛陀不以為意。不久後,獼猴帶著裝滿新鮮蜂蜜的缽回到佛陀座前,佛陀慈心地接受獼猴的供養,獼猴雀躍萬分,手舞足蹈地離去。

 阿難舍利塔的故事如下:

傳說阿難在佛陀入滅後繼續弘法,在他120歲高齡時聽到一位小沙彌錯誤百出的背誦經文,阿難糾正小沙彌,卻反倒被小沙彌諷刺說:我師父正值壯年博學強記,他教我的經文怎麼可能會出錯,反倒是您年老昏花,腦袋不清記錯了吧?

阿難聽後心裡很難過,他想:

眾生難調伏,昔日同修一一入滅,僅剩我一人在人間,既無法教化新進,又無力維繫佛法純正,不如及早入滅吧,

於是尊者便離開摩揭陀國,想度過恆河回到吠舍離自行入滅,沒想到引起兩國人馬在恆河兩側對峙互不退讓,最後阿難便在河中以神通力自行火化身體,並在空中將舍利子分成兩半給這兩國,

兩國軍隊都悲傷嚎哭,各自帶著所分得的一半舍利,回國建塔供養,我們所看到吠舍離的舍利塔便是其中之一。

最後來到 凱薩里亞大塔!

凱薩里亞大塔:

 截圖 2024-09-23 下午8.39.32截圖 2024-09-23 下午8.57.41截圖 2024-09-23 下午9.07.25截圖 2024-09-23 下午9.15.11截圖 2024-09-26 下午2.30.44截圖 2024-09-26 下午1.54.01

 凱撒里亞大塔位於吠舍離不遠之處,大塔外型如缽,傳聞是佛陀出家更衣之處,也有一 說法是佛陀涅槃前化現的缽作為紀念,這座佛塔的規模為印度之最,這麼大的一座大塔 矗立在此由來肯定不簡單,目前考古隊在附近仍在持續挖掘,兩千多年前的佛教故事傳 聞很多,兩千多年後許多傳說正在逐漸考證,可以確定的是這座規模宏大的佛塔,大塔中心深處,有存放的佛陀親自使用過的缽的典故:

 佛陀最後 80歲要離開吠舍離 去圓寂涅槃的拘尸那羅 分別的時候,佛陀準備離開吠舍離,前往拘尸那羅入滅,離車族人感受到或許是最後的別離,依依不捨佛陀的離去。佛陀乃以所用之缽在此相贈,而那只佛陀所用之缽就存放在這座大塔中心深處。

雨季時,來到凱薩里亞大塔,塔前的荒地積出了一方池水,開出整片的蓮花,與塔後的藍天相互輝映,令人心曠神怡。據說,2500年前,佛陀送給當地人的缽還在保存塔中,正如同佛陀的教法留在人間。

第九日

我們來到佛陀滅度涅槃的地方,拘尸那羅!

說起吠舍離跟拘尸那羅 這兩個地方 都是佛陀晚年發生很多事件 很重要的地方!

我們回顧 佛陀晚年最後十年,也是佛陀最困難 發生最多變動跟事件的地方,這個時期對佛陀跟僧團也面臨了很多考驗!

我們回顧佛陀是身體最不好,而且也發生最多事情 最勞心勞力的時期!最後十年發生了哪些事件,也是 佛典故事中最精彩的時期,我們以下會以年譜事件簿的方式來說明: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16.26截圖 2024-09-23 下午11.24.34截圖 2024-09-23 下午11.26.00截圖 2024-09-23 下午11.28.34截圖 2024-09-23 下午11.31.55

看完了上面佛陀從72歲到80歲圓寂這八年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就知道 這段時間也是佛陀最辛苦的時期!

第九日 首先我們前往 拘尸那羅的佛陀荼毘紀念塔!

 

佛陀荼毘紀念塔:

 截圖 2024-09-26 下午2.18.44

佛陀荼毘紀念塔,又稱為安迦羅塔,或蘭巴爾塔,是佛陀火化遺體的地方,塔下有孔雀王朝僧院遺跡!

佛陀滅度以後,安放荼毘場,弟子們都點燃不了火 可以火化佛陀的遺體,

直到大迦葉尊者引燃木柴堆、火化佛陀遺體的聖地。目前的遺跡是一座高約10公尺、直徑40公尺的紅磚山丘。

截圖 2024-09-26 下午2.31.04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56.37截圖 2024-09-23 下午11.58.20此處也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八王分舍利」事件之處。

 

隨後參觀大涅槃塔跟臥佛殿!

 截圖 2024-09-26 下午2.30.35截圖 2024-09-26 下午2.31.14

大涅槃塔跟臥佛殿:

 

臥佛殿是 佛陀在接受鐵匠純陀的供養後,忍受著身體的劇痛,渡過尼連河 來到河邊的兩棵裟羅樹 的雙樹間圓寂之處!

裡面供奉一尊臥佛,描繪佛陀圓寂的情景!

外面有大涅槃塔

以下我們介紹 這個大涅槃塔的一些資料:

 截圖 2024-09-23 下午11.34.20截圖 2024-09-23 下午11.36.50截圖 2024-09-23 下午11.38.05截圖 2024-09-23 下午11.42.58截圖 2024-09-23 下午11.43.31截圖 2024-09-23 下午11.50.19截圖 2024-09-23 下午11.54.35

然後我們來到佛陀最後喝水講法處:

 截圖 2024-09-26 下午2.53.19截圖 2024-09-26 下午2.53.33

 又稱為 瑪塔庫聖殿(Matha-Kuar Shrine),根據考古記載, 佛陀涅槃前曾在此駐留,是最後飲水與開示弟子的地方!

根據南傳經典記載,佛陀在抵達拘尸那羅時感到口渴,請阿難去取水,但阿難去了很久沒有回來,回來後又沒有帶水回來。

阿難說,到河邊時剛好有一群牛過河,致使河水混濁,無法取水。

佛陀要阿難再去取水,這次水就變得清澈了,阿難取了清水交給佛陀,佛陀接過喝下後,才對阿難說,其實,那水並不是清澈的。

佛陀說,他曾經有一世是一隻小牛,常常跟在母親身邊,有次母親在河邊喝水,他就故意在旁邊踩水致使河水混濁,導致母親無法喝水,所以今世臨命終時要喝濁水,受其果報。

現今在最後喝水處有一座瑪塔庫佛殿(Matha Kuar Shrine),供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結跏趺坐,手持降魔觸地印,原是黑石岩雕刻而成,信徒們多年來貼金箔,現已成了金佛,法相古樸莊嚴。

 截圖 2024-09-26 下午1.54.48

第九日中午午餐後,要坐車六小時 過境尼泊爾 到 藍毗尼園!

第十日

來到藍毗尼園 也就是來到佛陀的故鄉 迦毘羅衛城!

佛陀 前29歲的生命都是在 迦毘羅衛城度過了,我們先回顧 佛陀 前29歲的一些事蹟!

我們一般都知道 佛陀是 悉達多太子,受盡了 父王 跟國家的愛戴,以為他過的是很幸福的,其實 年輕的悉達多 的日子 其實是壓力很大!

我們反思一下,是什麼樣的苦惱 跟 社會階層的壓力 才讓佛陀毅然決然離開祖國出家修道?!

佛陀29歲以前的生活是快樂?還是不快樂?

我們看看下面的分析就知道,生在釋迦 的迦毘羅衛國,這個共和國,王子繼承人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

 截圖 2024-09-23 下午6.45.41

 截圖 2024-09-23 下午7.28.50

0歲時,悉達多就失去了母親,雖然由姨母撫養長大,但是 失去母親 在他的生命當中 仍是心中最大的遺憾跟缺陷!

 截圖 2024-09-26 下午3.15.23截圖 2024-09-26 下午3.15.38

 

7歲時,跟中國的皇帝一樣,身邊的王族子弟都要上學堂學習,由於 迦毘羅衛國是共和制,雖然 佛陀從一出生 就被 淨飯王內定為王位繼承人,但是這麼多的王族大臣都盯著這個繼承人的行為舉止跟表現在看,壓力是很大的!

下面是從各部經典中 列出 釋迦族的人物的族譜:

 截圖 2024-09-26 下午6.13.28

10歲時,悉達多 必須參加 王族大事 春秋二耕 看到 田中的牛被鞭打,牛犁耕到田裡把田中蟲類分割兩段 在那裡痛苦掙扎的樣子,這時候 天上的鳥飛下來吃蟲子,這些殘忍的畫面,讓悉達多非常的痛苦!思維苦的道理,突然入定 證初禪(也有人說是證初果)

19歲 父王 怕他出家的預言 替他建設了冬.夏,跟春秋宮殿!可見得 在19歲以前 悉達多 想要解決生命的內心煩惱跟表現有多嚴重,父王怕他想不開出家去,用三個宮殿的欲樂享樂 想要麻痺他!

21歲也是成年禮,釋迦族的王族們 為了能通婚 天臂國的耶酥陀羅政治聯姻 競爭王位,舉行一場 成年的武術大賽,悉達多拔得頭籌,接受 耶蘇陀羅的頒獎!確立了 繼承人的身份!

從這些年譜 可以看出,佛陀29歲以前 乍看權力富貴名望跟各方面都是諸事順遂,但是他快樂嗎?!

下面是 佛陀從出生到29歲這當中的際遇的高低起伏圖,用圖表來表示 悉達多並不是一路順遂的:

 截圖 2024-09-26 下午6.15.14

我們第十日佛陀的出生地 藍毘尼園!

 

藍毘尼園:

 截圖 2024-09-23 下午4.58.46

藍毘尼園 分成三部分區域:

這是1978年尼泊爾政府批准的藍毘尼園的規劃,將藍毘尼園規劃1x3平方英里

分成1.聖園區,2.僧院區,3.新藍毘尼村,從左至右 象徵通往開悟之路的概念

3.新藍毘尼村 規劃商店區,住宅生活區,等生活村

2.僧院區 上方現在是南傳佛教寺院集中區 下方是 漢傳/藏傳佛教僧院寺院集中區

1.聖園區:

 截圖 2024-09-23 下午5.11.21

裡面有上述的各種區域,跟著指標進去參觀!

在入園前 有一個 太子沐浴像:

 截圖 2024-09-23 下午6.08.37截圖 2024-09-23 下午6.16.14

我們引經據論 來看 悉達多太子出生的情景:

 截圖 2024-09-23 下午6.30.44截圖 2024-09-23 下午6.32.33截圖 2024-09-23 下午6.36.20

我們來到 藍毗尼園第一個要參觀的是 摩耶夫人廟 也就是上面的白色建築,下面有解說摩耶夫人廟 早期剛挖掘時第一期 建築的風貌 跟 第二期紅磚建築的樣貌,現在的白色建築是1999年修建後第三期建築樣貌:

 截圖 2024-09-23 下午5.25.02截圖 2024-09-23 下午5.22.03

摩耶夫人廟現有的建築 是為了保護裡面 是保留當初 遺址原始的樣貌:

截圖 2024-09-23 下午5.29.17

摩耶夫人廟內的兩件有歷史的遺跡寶物,一個是 釋迦誕生像 在最後的上方,

截圖 2024-09-23 下午5.33.18

原始右邊的佛像已經收錄到博物館中,現在的藍毘尼園是1956年模仿原始的石雕後用大理石仿雕的大理石像

下方是足印石據說是佛陀真實誕生的地方(跟佛典的說法有些出入,佛典是說誕生在 藍毘尼園的無憂樹的菩提樹下!

 截圖 2024-09-23 下午5.39.28

末學猜測是 在無憂樹下感覺到要 出生佛陀,畢竟在樹下生產並不安穩,後來走到這個遺跡的生產比較安穩的地方才誕生佛陀!但是僅是猜測!

摩耶夫人廟旁 有一柱 阿育王石柱,上面刻有阿育王建立此柱的聖旨文:

 截圖 2024-09-23 下午5.42.59

上方的雕像,根據 玄狀大師的<<大唐西域記>>描述 本來上面有馬的雕像 被雷霹掉了!

 截圖 2024-09-26 下午4.02.08截圖 2024-09-26 下午4.03.49

我們看看法顯大師 的<<佛國記>>對於藍毘尼園的描述:

 截圖 2024-09-26 下午4.03.10

其他藍毘尼園 的僧院跟建塔遺跡:

 截圖 2024-09-23 下午6.03.04

 

下面是佛陀誕生的無憂樹跟旁邊的摩耶夫人及出生的悉達多的沐浴池,後來這個池 作為僧院的飲水池,在 藍毘尼園 挖掘前 水池已經濃縮成井,現在看到的沐浴池 是後來改建時 將井水抽起改建的!

 截圖 2024-09-23 下午6.04.27

佛陀出生時,有兩種說法,一種是 走七步,一種是 玄狀大師說法的東西南北各走七步共28步,到底是哪種已經不可考!

 截圖 2024-09-23 下午6.30.44截圖 2024-09-23 下午6.32.33

以下是藍毘尼園的無憂菩提樹照相一景:

 截圖 2024-09-23 下午6.36.43截圖 2024-09-23 下午6.37.07

 無憂樹 臨近沐浴池:

 截圖 2024-09-23 下午6.37.29

午餐後 來到佛陀的故居 迦毘羅衛城遺跡!

 

迦毘羅衛城遺跡:

迦毘羅衛城 有兩處,

 截圖 2024-09-23 下午6.55.37截圖 2024-09-23 下午7.02.04

一處是在尼泊爾境內的,是佛陀從出生到29歲的地方,後面佛陀成道時 多次返鄉說法 也在這裡發生幾件事件

另一處是印度境內的 是釋迦族滅族後後代遷居此處,據說有將佛陀遺骨舍利在這裡建塔 僧人建寺供奉 佛陀入滅火化後的遺骨舍利!

我們先講 第一處尼泊爾境內的 迦毘羅衛城!

 截圖 2024-09-23 下午6.48.39

此處的尼泊爾境內的迦毘羅衛城,受到 琉璃王滅釋迦族 的嚴重破壞以後,後代的釋迦族已財力各方面不堪負荷重建,所以到了 中國的法顯大師 跟 玄狀大師來到這裡 在<<佛國記>>跟<<大唐西域記>>中的描繪已經破壞得很嚴重了!
 

 截圖 2024-09-23 下午7.02.04

我們看 佛典跟歷史記載的佛陀故鄉的迦毘羅衛城 在西馬拉雅山的雪山旁,看上面的地圖 雪山旁的道拉赫瓦遺跡的迦毘羅衛城 才是佛陀時代真正的地方!

下面印度所認為的迦毘羅衛城的比普羅瓦遺跡處 應該是後面因為遺族遷徙到印度境內的遺址!

我們午餐後 要入境印度 是去參訪 下方的遺族的迦毘羅衛城 有佛陀的遺骨舍利!

 截圖 2024-09-23 下午7.13.22

尼泊爾的迦毘羅衛城 佛陀時代 在佛陀成道時發生幾件大事:

1.迎佛陀歸國的難處

佛陀35歲成道以後,37歲被父王找大臣的兒子迦留陀夷去請佛陀歸國,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受到歡迎,在經典中的描述反而受到釋迦族高傲處理的對待!(從 迦留陀夷本身在出家前就是問題人物,出家後也是很多問題人物就知道)

 截圖 2024-09-23 下午7.44.58

 截圖 2024-09-26 下午6.15.45

佛陀歸國,面臨挑戰的是 釋迦族的那些跟他同輩 競爭王位的兄弟跟其家族還有不同派系靠攏的政治圈的人物 受到王位挑戰跟威脅!他們雖然表面跟著淨飯王一起恭迎佛陀歸國,但是內心高傲不是這樣想!

佛陀知道他們的想法後,為了調伏他們的高傲跟態度,用神通上身出火下身出水 火中出水 水中出火 顯露的方式來調伏!

淨飯王看到以後 就打圓場,避免這樣尷尬的場面!

其實 他們之所以不恭敬 是因為種姓身份的問題而產生高傲,但是佛陀說:父王跟釋迦族的尊貴是剎帝利種姓的傳承,但是佛陀已經成佛了,他的傳承是從諸佛的種性傳承下來的,來調伏釋迦族的傲慢!

結果 佛陀 第二天,在 迦毘羅衛國城 向平民跟奴隸階級的 家家戶戶挨戶乞食,被 耶蘇陀羅知道,告訴淨飯王,又引起淨飯王的國王身份的傲慢的對待!

 截圖 2024-09-23 下午8.10.48

佛陀給淨飯王 諸佛的規則的教育,才撫平父王的心理的障礙跟疑慮!而護持佛陀的事業!

並未佛陀設立精舍,方便佛陀歸國弘化佛法!

到了 淨飯王93歲 也就是佛陀40歲的時候,佛陀歸國 為淨飯王作臨終開示跟 抬棺!這算是佛陀的臨終助念跟開示的先河!

 截圖 2024-09-23 下午8.21.57截圖 2024-09-23 下午8.27.26

下面是 印度的迦毘羅衛城 佛陀的遺骨舍利的塔寺結構圖,我們既然去看這個遺跡要有基本的認識:

 截圖 2024-09-23 下午8.33.16

參訪完 印度的迦毘羅衛城後,坐四小時的車程 來到 舍衛國的舍衛城!進入第11日的朝聖之旅!

第十一日

第一站 來到佛陀上升忉利天處:

 截圖 2024-09-26 下午6.44.03

 世尊一生中於娑婆三天界隨處說法,上至淨居天、梵天,下至欲界六天。並於舍衛國不遠處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故舍衛國有一處叫” 佛陀機場buddha airport” 的記念塔,意為世尊於該處上升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月,所以俗稱為” 佛陀機場buddha airport”。世尊同時於此期間在忉利天上,也說了有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過了人間時間三月後始下來,下來時是從僧伽施(Sājkāśya)而下,此處亦當於後介紹。

 截圖 2024-09-26 下午6.48.24截圖 2024-09-26 下午6.48.33截圖 2024-09-26 下午6.49.08截圖 2024-09-26 下午6.49.21

下一站 來到 孤獨長者故居:

 

過去,佛在王舍城竹園時,當時舍衛城國王波斯匿王有位大臣須達,家財萬貫,好善樂施,令孤苦無依的老者、貧困之人得到依護,由於他的善行,人人皆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他因為一念誠心,為佛陀蓋 祈樹給孤獨園,用黃金鋪地的方式購買給孤獨園的土地(是太子最喜歡的庭園),讓祈陀太子很感動,贈地給 給孤獨長者 興建祈園精舍而出名!

 長者為了要幫佛陀蓋精舍,物色地方,看到城南郊二公里處的一處園林,景色宜人,清雅幽靜,正是設立精舍的理想地點。

於是和園林擁有者祇陀(Jeta)商議。

祇陀乃波斯匿王之太子,富有無比,根本看不上須達多手上的銀錢,於是戲言「汝將黃金鋪滿園地,我方肯賣。」。

須達多歡欣鼓舞,耗盡家資,終於達到要求,將金箔鋪滿了園地,祇陀太子感動而言:

「園中土地,盡滿金箔,已為公得。惟我園中木未貼金箔,仍為我有。吾亦欲以獻佛也。」

(白話:園中的土地,已經遍覆金箔,如願爲您所得。唯有園中的樹木您沒有貼金箔,仍然是我所有,現在我也願意貢獻給佛陀。)

佛陀請 舍利弗 來指導監工 精舍的建立,並以神通力讓 給孤獨園長者看到 佈施的殊勝果報!

 截圖 2024-09-26 下午7.01.35

因為一生全家的護持,感得有僧團為給孤獨長者 臨終助念開示!

 截圖 2024-09-26 下午7.01.00

 給孤獨長者住在憍薩羅國舍衛城中,是城中富豪。

妻子名般那羅克那(Puññalokkhana),他們有三個孝順的女兒及一個小兒子,名大輸波陀(Mahāsubhadda)、小輸波陀(Cūlasubbhadda)及輸摩那(Sumana),小兒子名卡羅(Kala)。

他有一位姐姐及姐夫住在王舍城,也是富商。

他們一家人都證得果位,他、妻子及年長的二個女兒及小兒子都證得初果,他的三女兒證得二果。

下一站 來到 央掘魔羅故居!

 

央掘魔羅故居:

 截圖 2024-09-26 下午7.19.46截圖 2024-09-26 下午7.19.25

 央掘摩羅所在的地方是舍衛城北方的小村莊,不說村裡的人看到央掘摩羅都躲得遠遠的,「指鬘」的事蹟更震動整個憍薩羅國,所以人民紛紛入宮請求波斯匿王處置;

而舍衛城南方佛陀所住的祇園精舍,眾比丘們乞食也都小心翼翼地迴避,以免不小心撞上!

 出自《佛說鴦掘摩經》

一天,央掘摩羅數著指鬘,還缺一個,剛好央掘摩羅的母親思念兒子,做了好吃的要送給央掘摩羅。央掘摩羅遠遠看到就要上前殺母充數,

佛陀知道央掘摩羅殺了很多人,現在逼得殺母,而殺母和殺一般人罪業是不同的,就現身在央掘摩羅的母親面前,讓央掘摩羅殺他。

央掘摩羅的大刀就轉向佛陀,佛陀轉身就走,央掘摩羅大步向前,可不知怎地,央掘摩羅步步緊逼卻總追不上佛陀。

後來實在追得太累了,就大聲呼叫:「瞿曇!你停下來!我不殺你了。」

佛陀回答:「我早就停下來了,是你沒有停下來。」

央掘摩羅也是宿世善根,聽到佛陀說的話就問佛陀:

「明明你還在行走,為何你說你已經停下來了?」

佛陀就為央掘摩羅說「止」、「寂」的意思。

央掘摩羅當下就開悟了,馬上棄刀歸依佛陀,並請求在佛陀座下出家。

當央掘摩羅侍從佛陀回到祇園精舍時,央掘摩羅已經證入四果阿羅漢。

央掘摩羅請問佛陀,他要如何悔罪?

佛陀安慰他說:你安心的在僧團修行就好。

波斯匿王聽說佛陀度化指鬘很是驚奇,知道佛陀有大德大能來感化央掘摩羅,也就對央掘摩羅修供養。

可是一般人哪能忍受這個大魔頭,他毀掉多少人的家庭,所以每次央掘摩羅出門托缽,就群聚拿石頭砸他、打他。

央掘摩羅每次托缽不得,還被打得遍體鱗傷,回來就跪向佛陀懺悔,說:「佛陀!我很痛!」

佛陀肯定他:「是的!你還要再付出多一些,才能撫平人們身心的傷痛。」

所以,證阿羅漢果不是從此太平無事,還是要受報的,但他已沒有痛苦、不生煩惱、沒有報復的心,也不再有一念的痛感。

央掘摩羅是用自己身心氣質的轉化,來轉化人們對他產生的怨念與報復。

第十一天的最後一個行程 當然是 祈樹給孤獨園的祈園精舍囉!

 

祈樹給孤獨園 祈園精舍:

 截圖 2024-09-26 下午6.44.12截圖 2024-09-26 下午7.23.07截圖 2024-09-26 下午7.00.45

祈園精舍 是第二大精舍!

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印度舍衛國,他買下了一處風景優美的林地奉獻給僧團,

原本這處林地的所有權是屬於波斯匿王的長子祇陀太子所有,太子一開始不肯出讓,故意以一千八百萬金幣為售價刁難長者,但長者卻很爽快地以如數之「金幣」舖地示其誠意,

祇陀太子深被長者的虔誠所感動,故於入口處的一塊小空地另自費蓋一大門,以保護寺院免受外界干擾,並於園中植下許多大樹,以太子之名命為「祇樹」。

這段齊心合力的善舉被外界傳為美談,眾人為紀念這兩位捐贈者,便以「祇樹」及「給孤獨」二名合稱這座美麗的園林為「祇樹給孤獨園」,

 截圖 2024-09-26 下午7.28.05

也就是經典中常見的「勝林給孤獨園」或「祇桓精舍」,本站為緬懷這位長者偉大的功德,特以此命名。

舍衛城 佛陀度過了20幾個結夏安居的時光,也就是佛陀弘法45年 約有一半的時光都在這裡度過的!

尤其是 般若方等時期 ,其中佛陀十難當中的,兩次嚴重傷害到僧團名譽的事件都在舍衛城發生,一次是 戰遮女 誣陷佛陀,一次是 孫陀利之死!

在阿含經中 佛陀很少向人展示神通,但是在舍衛國曾一次,佛陀應 波斯匿王的邀請,與六師外道論戰,席間,佛陀以大威德神通 展現 折服外道,這也是 後來藏傳佛教 神變塔的由來!

從祈樹給孤獨園 參訪結束以後 要坐7.5小時的車程要到 勒克瑙!

第十二日

從勒克瑙坐車3小時 來到 佛陀升天說法下降處 僧伽施!

僧伽施:

 截圖 2024-09-26 下午7.57.00截圖 2024-09-26 下午7.56.29截圖 2024-09-26 下午7.56.14

 世尊同時於此期間在忉利天上,也說了有名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過了人間時間三月後始下來,下來時是從僧伽施(Sājkāśya)而下。

 佛陀前往天界為她講述佛法。當時三道寶階就是在僧 伽施降下,所以這裡留有一個巨大地佛腳印。僧伽施也曾經挖掘出阿育王時代建造的像頭石柱。

在佛陀歸臨時,最先觸及這 個世界的右足所踏到的桑咖沙的地面位點上,建有一個禮敬聖壇。

1000多年後,來自 中國的朝聖信徒玄奘和法顯到訪此地的時候,發現了3個梯子,這些梯子是古人用磚塊 和石頭築成的,以紀念佛陀的歸臨。

僧伽施 在佛陀時代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蓮華色苾芻尼欲先見佛,化作轉輪王處。

如來自天宮還贍部洲也,時蘇部底(唐言善現。舊曰須扶提,或曰 提,譯曰善吉,皆訛也)宴坐石室,竊自思曰:

「今佛還降,人、天導從,如我今者,何所宜行?甞聞佛說,知諸法空,體諸法性 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時蓮華色苾芻尼欲初見佛,化為轉輪王,七寶導從,四兵警衛,至世尊所,復苾芻尼。

如來告曰:「汝非初 夫善現者,觀諸法空,是見法身。聖迹垣內,靈異相繼。其大窣堵波東南有一池龍,恒護聖迹。既有冥衛,難以輕犯,歲久自壞, 能毀。

《高僧法顯傳》云:

「自度新頭 (sindu)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萬里,海平坦無大山川,正有河水耳。從此東南行十八由延(yojana有說四十里或六十里者),有國名僧迦施,

佛上忉利天三月為母說法來下處,…,此處僧及尼可有千人,皆同眾食,雜大小乘學。」

玄奘為我們重述僧伽施的傳說:佛陀昇天為母說法結束後欲下降人間,「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右侍,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讚德」。
  玄奘參訪三寶階的時候,所看到的是後代諸王「疊以磚石,飾以珍寶」所重建的,高約七十尺,階上建有精舍,寺中有佛陀石像,天帝釋和大梵王分立兩側。時至今日,除三寶階窣堵波遺跡和一根石象盤頂的阿育王石柱之外,已經所剩無幾了。​

說起 佛陀三個月升天為母說法,歷史上造成這段歷史的原因,都是因為僧團分裂,僧團因為意見不合起了衝突,雙方都不願意退讓,佛陀希望調解彼此,但是怒火蒙蔽了,造成佛陀最後只好選擇離開!

下午前往阿拉格!約三小時車程!進入第十三天!

第十三天

早餐後 趕路四小時前往德里!午餐後 來到 德里博物館!

德里博物館:

 截圖 2024-09-26 下午8.06.07

 印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始建於1949年,位於新德里市中心。

館內藏有⻄元前2至3世紀至 今的印度不同地區和歷史時期的各種珍貴文物,其中以古代文物為主,包括古代印度銅器、陶器、雕刻等 藝術品。

印度總理尼赫魯倡議而建。

 截圖 2024-09-26 下午8.10.30截圖 2024-09-26 下午8.10.53

這是一座三層樓建築,館內藏有印度上古時期至今不同地區的各種珍 貴曆史文物,包括古代手工藝品、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品。

同時還藏有佛教與印度教藝術品、染織品 和古錢幣等。

此外,館內還陳列有部分珍貴的外國文物,甚至包括中國的甘肅敦煌繪畫、⻄藏宗教器物 等。想了解古印度文化的全貌和欣賞雕刻藝術,可以到博物館深度一遊。

 截圖 2024-09-26 下午8.11.02

來到這裡 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一處展覽間,抵達佛陀佛頂骨舍利,按佛經記載,當年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其舍利子分成8份,,釋迦族迦毗羅衛國供養,到了阿育王時期印度統一,阿育王在該地建造佛塔,供奉佛陀舍利。

 截圖 2024-09-26 下午8.18.12

 1898年,英國人佩普(Peppe)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比普羅瓦(Piprahwa)考古挖掘,, 挖出了兩個小石罐, 其古印度文銘刻大意是「此乃佛陀舍利聖盒,留與釋迦族人供養。」

此考古發現,印證當地係釋迦族所在。

當時的泰國國王建塔供奉,現在還在泰國。1972年,印度政府再做了一次考 古挖掘,並將舍利子放到印度國立博物館。最初擺放在德里博物館的佛骨舍利,和博物館其他普通文物一樣,放在一個普通的塑膠盒子裡供大家參觀 ,1997年,泰國政府捐贈了精緻的木質塔,用茶木雕成,用金子和鑽石裝飾,用來供奉舍利子。

 截圖 2024-09-26 下午8.18.33截圖 2024-09-26 下午8.18.42截圖 2024-09-26 下午8.19.00截圖 2024-09-26 下午8.19.00

博物館中還珍藏了很多佛像:

 截圖 2024-09-26 下午8.22.03截圖 2024-09-26 下午8.22.12截圖 2024-09-26 下午8.22.27截圖 2024-09-26 下午8.22.42截圖 2024-09-26 下午8.22.58截圖 2024-09-26 下午8.23.09截圖 2024-09-26 下午8.23.24

德里博物館 參訪以後 就去 印度門參觀,然後前往 印度茶葉專賣店,在德里餐廳用餐後,搭機回國!

這次的朝聖之旅,事前 先幫忙大家先預習一下行程跟典故,方便在朝聖途中 更快的融入環境 並對現場有初步的認識!

先預祝 大家聖地朝聖平安成功,一次的朝聖之行 得到更殊勝的感動跟在學法上有更多的幫助!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