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
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
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
解: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
這是 理事無礙觀的十種觀行,一共有五對 就是遍對 成對 壞對 即對 離對這五對的角度來發揮!
這十義的觀行,其實都是在說同一樁事情,就是對於實相的觀察 用十種圓融的角度去看,好比盲人摸象,盲人不知道 真實的大象的相貌是甚麼,就可以透過 不同的盲人摸到的角度 全部周遍觀察統合起來,就能整理出一隻大象 大概是甚麼樣貌!
同樣的 事跟理 搭配的實相的樣貌,也可以透過這十義觀察 來方便我們了解實相無不相的輪廓!
如果我們能了解 理跟事都能圓融無礙,那麼至少在世間很多事情都能得大自在!
我們遇到事情就要用觀照,不是聽一聽就算了!要去觀!
這個法界緣起的道理開展 圓融無礙!
這裡說 約理望事,這裡以理為主 事為客!
從理為主的角度 以理為主有 第三門的成門 依理成事門,第五門的壞門 以理奪事門,第七門的即門 真理即事門,第九門是離門 真理非事門!
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
如果以 事為主 理為客 的角度,以事為主的 有第四門的事顯門 事能顯理門,第六門的事隱門 事能隱理門,第八門是事與理同一門 事法即是理門,第十門 事異於理的門 事法非為理門!
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
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不管是從理講到事 還是從事講到理,不管你從那個角度 來看 都可以融通無礙的觀察自在,所以不管 隱跟顯是同時的/成跟壞也是同時的/即跟離也是同時的,不是相悖離的,好比手心跟手背都是同一手,雖然手心跟手背的相跟作用不同,但是都是講同一手的事情!
好比 盲人摸象一樣,有的盲人摸到象尾 以為大象像繩子,有人摸到象鼻以為大象像管子,有人摸到象身以為大象像牆壁,你說大象像甚麼?都對 也都不對,但是可以透過 不同的觀察 才知 都不離對於 一隻象的真相的描述!
所以 我們要深思這十門的觀察,令自己的觀行 明白清楚的顯現在自己的觀實相的觀行上,這就是 理事圓融無礙觀的觀行!
其實這十門都在講心經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般若智慧的觀行!
----------------------
(法界觀門第三觀)
第三.周遍含容觀者,
謂事如理融,遍攝無礙,交參自在。略辨十門。
(細說周遍含容觀十門)
一、理如事門,
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
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
解:
第三.周遍含容觀者,
接下來 我們從 理事無礙 進入 事事無礙的觀行,也就是第三的 周遍含容觀!
謂事如理融,遍攝無礙,交參自在。略辨十門。
周遍含容觀 主要講解一事 乃至一切事法 都好像 理性 互相交攝互遍 交參圓融無礙!自得事事自在無礙的境界!
周遍 就事 事是如如不動,因為 事是空的 空寂的 空性不動的!
事相的表面好像是緣起,實際上他有如如不動的體性;好比 浪 這個事,他本具水性不動的特性!所以 浪是事 水性就是如!
故說 事 如如不動 如同入到空性的理體相融一體無礙!
所以 一波浪 可以攝受一切的波浪,因為一波浪是水性 一切波浪也是同樣的水性,所以一遍即於一切,一切攝入於一,遍攝之間互通無礙!
因為 都是同一空性的關係!
好比 心善寺 跟 講台上師父使用的毛巾,都是同一空性,所以 毛巾/講台上的佛像/心善寺的所有任何物 都是心善寺的,心善寺的所有東西都是代表是心善寺的,同樣的所有的東西 可以攝受 是心善寺的;好比 華嚴六相 總相是一座山,一座山上有道路 有樹木 有草這些別相,別相不離是總相的一體,總相 不離別相的因緣所成!總相跟別相 是依他起性,要顯總相 要有別相的依他才能顯出總相的樣貌;同樣的 別相 也是因為總相 才能顯出總相當中的細相就是別相,兩者間互為緣起不可分割!
因為都要依他起性,所以他們之間如如不動 都要依因緣而成的空性而互相成就!交互互為緣起的必要要件,理中有事 事中有理,理就是事 事就是理 互相交參,故稱為交參自在!
這裡的周遍含融觀 略為分成十門來學習觀察觀行!方便我們了解甚深難知的周遍含融的實相的樣貌跟觀察:
(細說周遍含容觀十門)
理如事門,
周遍含容觀 的第一觀 是 理如事門!
理如事,理當下不動 就是事;就是理如事!
理當下不動 就是事!
這當中的 如 就是不動的意思!
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
好比 我們看到 眼前的桌子 椅子的相 都是不可得的,故說 事法既虛!
好比 我們 昨天被老師罰站,罰站的當下好像很真實 很不舒服的感受,但是今天來看 昨天這個罰站的事 就好像昨晚的一場夢,是虛妄不實 不可得的!
其實 我們緣起的一切事法 都不過是緣起的假象,並沒有真實不變的相 存在!故說 相無,就因為相沒有真實,所以念念遷流,念念無止盡的虛妄下去!
好比你看 河中的流水,河中有動物的屍體流過 有樹葉流過 有垃圾流過,那麼哪個才是真實河中的相貌?!其實 這些流過的 都念念無止盡 無住,這些 流過的屍體 樹葉 垃圾都是虛妄的,都是不可得的,故說相 是無不盡的!
相無不盡 就是 不可得的!
這麼多無盡的相,那麼哪個才是河水的真實相?就是 不可得,才是真實;就是 無真實不變的相可得 就是真實!
所以這些諸法的空性才是真實,諸法的理體的空性才真實,因為是真實才能依體起用 無一不現!
好比 水性 可以起無量浪相!
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所以 事相 不是離開了理體,另外有別的事相可得,所以全理的空性 本身就是事,能顯現一切事相;
好比 夢境 都是夢心所顯現的;夢境是事 是妄,夢心是事的本體 理體 是真實;夢心的理體 可以依心 起無量夢境的事相!所有的夢境 都是夢心所顯現的,不是離開夢心 有夢境可得!
故稱為理即事,全理即事 就好像 全體的夢心 無形無相 你看不到,但是 可以透過夢境 來顯你的夢心所顯現!所以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所以 我們以為 眼前的心善寺的種種樣貌,不是離開自己的心 夢出來的 業感緣起起來的,不要怪心善寺的不如意,其實不如意是自己的心顯出來的!要怪怪自己的心,懺悔自己的心,而不是懺悔檢討心善寺才是罪魁禍首,其實不如意 是自己的心想出來的!
這就是 全理為事!你要怪自己的心!如果心好,就會呈現八功德水 黃金為地 無一不是極樂的顯相!
所以 菩薩想要了解自己的心 就可以透過事,事能顯理,故看事的時候 就是看到自己的理心!
雖然 事就是那個理,故也不能執著,因為 事跟理 還是有所不同!
雖然觀事即是觀理,但是 觀事 跟 觀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好比 手心跟手背都是同一手,但是看手心 跟 看手背 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