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門)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
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
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
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
解:
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何以故?
真空觀共有四句十門,我們上次說過第一門,色到底是不是空?
色 是空 也不是空!
不是空 就是 不是錯誤的空!
是空 因為 因為一切的本體是空!
很多的經典 都有說空,但是很多人都錯解空 的空義!
所以 要幫大家釐清 空義,到底 空 是誰空了?!
因為空 容易錯解空,所以 要有好的師長來指導我們 空 的義理!
不然很容易弄錯了,就麻煩了!
過去 印度96種外道,也有講空,也講空的修行,結果最後 都會落入無色界四空定所理解的空!
乃至 聲聞緣覺所理解的空義,都有偏空的問題,還是無法達到究竟的空性的義理!
既然 空義 乃至聲聞都不容易體認理清,更何況我們凡夫!
我們現在講第二門的真空義,我們容易誤解的空性!從青黃赤白 這些形色 有形有相 來看空義!這些青黃赤白等等形相上的色相 不即是空,以色相等相如幻不實 故說他是空!
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
以青黃之相,好比 眼前一條毛巾,大家看到這條毛巾 是黃的 是青的,你不能把這些 青黃等有相的東西,當成是空性無相,所以不能說 色就是空!
因為你不可以把空當成有相的,因為真空之理,理 是不可見的!
好比 蘋果在樹上,他會掉下來!我們看 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個是有相的,但是 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這個就是要探討 蘋果會掉下來的道理!這個道理,跟青黃等蘋果之相 不相干,而是因為地心引力才讓他掉下來!
這種道理是不可見的,你就不可把這個道理 當成是青黃等相有關!
同樣的 空性的道理是看不到的,但是不會因為看不到 這些現象就不會產生!
現象看得到,但是道理看不到!
所以 這一段 特別說 可以看得到的青黃等相的現象,不是看不到的真空的道理!所以說 這些現象 不是空!空 是不可見的,但是能幻生一切可見的現象!
我們眾生 常執一切青黃等相的現象,故無法跟因緣果報 業力的真空之理相應!
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
接著這一段 探討 青黃等相的現象 當下本來是無自性,本來沒有實體可得,故說這些現象無一不是空,故說 色即是空!
好比 我們要進入 心善寺 聽經聞法,是需要善根福德跟因緣 這些看不見的業力,才能進得了心善寺聽經聞法,在心善寺聽經聞法 是青黃等相 可見的現象,他都要倚靠跟心善寺不可見的 善根福德跟因緣的空性的業力 才進得了寺院來聽經聞法!
好比 眼前一條毛巾,他是黃色,但是 黃色 是真實的嗎?他會隨著燈光的因緣,如果用紅色的光照射這條毛巾,他就不是黃色,可見得黃色 不是真實的黃色,而會隨著不同的因緣 光線 色光 業感,他會變化!
好比 一水事件 不同的業感眾生來看都不一樣,所以 水 真的是水嗎?
同樣的青黃等色,也是虛妄,本來不實,會隨著業力跟因緣 而不同,以他是靠因緣而變化,沒有真實的樣色可得,故說他是空!
又好比 我們看 心善寺草地上的一塊大石頭,這個大石頭在 巨人眼來看是小石頭,在飛機來看是跟沙子一樣小,在人來看是大石頭,在螞蟻來看是高山,就因為 不同因緣 認知都不同,可見得 大石頭 這個法,沒有真實不變的體性 認為他是甚麼!
既然青黃等無體性,沒有她真實是甚麼的體性,因為都是因緣合和的假相,但是眾生執著他是甚麼的法,故說他是空!
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從以上的這兩端的分析,就知道 青黃等相畢竟無體 的空,這種無體之空無相的空 是青黃等相 都只是現象,並非真空之理體 故說他不是空!
----------------------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何以故?
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
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
上三句以法揀情訖。
---------------------------------
解:
我們前面說第一門 是從色是不是斷滅空的角度去看!第二門 是從青黃等形相之形象來看 這些色相是不是空的角度去看!因為色是有相的 空是無相的!
現在進入第三門 從色本具空體的角度去看!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你可以說 色不是空 也可以講他是空!
何以故?
甚麼緣故?
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
因為空間的空 本來無色可得,故說不是空!
好比 眼前一個杯子,杯子可以裝水,杯中的空間 不是一種色,故說空中無色!故說不是空!
杯子當中必須是空的,才能容納水進來,如果都是水沒有空間,就無法納水進來!
這裡要講的是色外空!也就是如同虛空的空 無色相,故說他不是真空!
而這些 色 當下沒有體性 故說他即是空!
好比 杯子中裝水,水 跟杯中的空間 畢竟沒有確定是甚麼的體性,故說他是空!
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
這一段就是 要我們 會見色 令其歸空,空 當中 必定沒有色可得;故從色因為有空性 有無體性的緣故,因為沒有真實體性 故說 色即是空!
因為 色有空的體性的緣故,可以幻生一切法 故說 色不是空!
好比杯子 要有無自性的空性,故可以在這個空間 裝水 也可以裝牛奶 或是裝茶水,如果沒有 無自性的空性的話,杯子的空間 就無法隨因緣變化 可以裝水 或裝牛奶 或裝茶水 這些不同的色法的東西!
好比 燈 是看得到的,電 就是電能 是看不到的!燈是有青黃等色,但是電是無色的!
電跟燈是一樣 還是不一樣!?
這一段 是離開燈,以為看不到的 電(無相的) 是空 也是錯誤的!
上三句以法揀情訖。
上面這三個都是 四句第一句的前面三門來揀別凡情所認為的 色到底是不是空的空性認識!
這三句的三門:
第一句是 色不是斷滅空
斷滅就是一種逃避的凡情,好比 達摩祖師傳當中 空見大師跟達摩說:現像的直性是空,一切現象的感受是空,被達摩祖師打頭!
問題是 明明被打頭 就會痛,你不能逃避 被打的色相的事實,以為都沒有這些事實!
故這種心態是斷滅空!
實際上 被打時,心理不去執著被打,並不是不痛,而是不起妄見的情執!面對 被打時的痛,他是真?是假?能覺知 會痛的那個能知是誰?
才能解決 斷滅空的執情!
第二句 色不是有相的空(青黃等相的空)
第二種 以為色就是空,好比有人以為念經念佛 這些色相上的修行,就是跟空性相應 跟清淨相應,實際上 誦經念佛 不是解脫,而是透過這些方式幫我們體會清淨解脫的工具!其實是錯誤的空見!
第三句 色既不是無相的空,也就是不是 色外空(色外求空)
第三種 有人誦經念佛,身心產生了定 產生了輕安等不可見的現象,以為這個就是得道 這個就是跟空性相應,這其實又是一種情執!
把這三種情執都揀別掉了,就能體入 真正的真空跟解脫!
其實 這三種錯誤的色空見解,可以比對我們三種修行人常見的禪病:
圓覺經上說:
修行人要遠離四種禪病:作.止.任.滅
也是金剛經說的:
若心取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第一種 以為斷滅色 才是空,就是 滅 的禪病,好比 達摩祖師的空見大師 滅除一切現象,把現象當成是沒有,當成是空,明明達摩祖師打頭是有是會痛,他當成是沒有 是假空,逃避現實 另外找一個空 才以為是解脫,才是真實!
這個就是 取法相 著我人眾生壽者!
第二種 以為青黃等種種現象的修行 才是解脫 才是與空性相應,問題是 圓覺經上說:修多羅教,如標月指,好像我們常常以為 修一些有形有相的修行樣子,如打坐/念佛/誦經/拜佛 以為這些有形有相的青黃之相的修行,就是解脫 就是與空性相應!
問題是這些有形有相的修行,只是一種工具,只是透過這些方式來幫助我們更容易去跟空性空理相應,跟解脫相應!
問題 拜懺/拜佛/打坐/念佛/誦經不等於就是解脫 就是跟空性相應!
如果以為做這些就是解脫,就是 四種禪病的 作病!
也就是金剛經講的 若心取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第三種 是以離色外之空的色 以為是空,好比我們誦經/打坐/拜懺/拜佛,從這些事物的學習,突然得到一種無色相的 輕安/禪定/快樂/清明...等等無形相的附屬的受想行識這些無色相的精神狀態,以為得到解脫/以為得到與空性相應,超越了有形有相的修行的色相的苦粗障的粗重,這又著了四種禪病的 任病 或是 滅病!
也就著了金剛經講的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我們平日的修行生活中,都可以體會到這三種 錯誤的色的觀念跟體會,所以 佛法不是佛學名辭,可以從生活中找到 對色空錯誤的認識跟認知,來避免掉這些錯誤的對色法還有空性解脫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