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
二者、修行心,謂於此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
三者、究竟心,謂凡所修學,要當成就,乃至菩提故。
---------------------------------
解:
大悲心陀羅尼經說過 大悲咒的心相:
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
解說持誦 大悲咒時的心相 要以這些心的相貌 來觀察檢視,是否與這十種心相應!
同樣的 菩提心的心相 也要從 直心/深心/大悲心 這三種心的心相來檢視,前面我們說過 直心就是空性的心 就是 斷一切惡的心,心有相 則仍不為空相,深心 就是 修一切善 無一善不修;大悲心 就是 誓願度一切眾生的心!
上一次 將 直心的十種心相解說完了,這次 開始講解 深心的十種心!
直心 以清淨法身為空性之身,深心 以 圓滿報身為身,報身 需以清淨心修一切善法,而能成就殊勝的功德!
如金剛經說的: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深心要以直心為基礎,修事相上的善法,所以直心就是法界觀門的真空觀;真空觀達成了,進入深心 也就是 法界觀門的理事無礙觀!
因為 真空觀 才有理,然後修一切善法 才有事,事理不二 即是深心所要講的範疇!
下面開始要講深心 要樂修一切諸善行故
也就是要好樂修一切的善行!
深心可以從十個心去學習跟了解!
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
不管是直心/深心/大悲心 都有廣大心!
直心的廣大心是誓願修一切法都是如如,偏於空性;偏於煩惱無邊誓願斷!
這邊深心 是 要觀遍一切法門,都要去努力的修習學習,偏於事修!
大悲心的廣大心 於一切眾生皆起誓願要度脫,偏於眾生普渡事!偏於眾生無邊誓願度!
這邊的深心偏於 一切法門誓願學!
這四宏誓願 要做到前三個誓願,才有圓滿的 佛道無上誓願成!
所以 直心 深心 大悲心 三者合成就是 菩提心的圓滿!
我們 念佛,不是只有念佛,念佛 念到一心不亂,與空性相應,這只是直心;還要不只有念佛,還要修集種種的善法,要拜懺/要六波羅蜜/要跟眾生結緣/行種種菩薩道,才能更進一步!
但是因為我們現在此生的生命,最不到一百歲,如果要法門無邊誓願學的話,因為娑婆國土的業力跟壽命,無法達成 法門無邊誓願學 的時間跟環境跟壽命,所以 才要先從直心下手,隨其自己的能力跟時間 去學一切的法,其他的就要以這一生的功德回向求生淨土,有無量的時間跟壽命 還有環境,來修深心的廣大心!
像我們娑婆國土眾生,心識昏沉不定,加上 會有種種的病痛 加上 老病問題,造成深心的廣大修一切法門 變成很大的障礙,所以要好好的念佛為主,祈願 發願 想要誓願 將來都要修學一切法門,這就是深心!
所以 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 跟很多善知識學習,才能圓滿華嚴一生的結果!
我們現生 根器不夠,要想一生圓滿五十三參的功德很困難,但是可以 發願一門深入念佛,隨緣去結一切法門的薰修跟善緣,也算是 一切法門誓願修習故!
這就是 深心 的廣大心,發起想要圓滿 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心!
而一切 的 廣大無邊的法門 都不離於 二締 的真俗二締的道理,所以 不管念佛還是修一切法門 都要從二締的理事無礙觀下手,就是從深心的廣大心開始下手處!
佛法的般若智慧 建立在諸法空性,但是不廢俗締的努力跟學習!
中論說: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 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可見得 要想得到 第一義的空締,還是要從俗締下手!俗締中觀到空性,空性不離俗締的種種法的四正勤的斷惡修善!因為有俗締,第一締的空締才會成就!
所以要從直心的廣大心下手 達到空性,你修深心的廣大心 才能沒有過失!
所以修善法 不是把空性丟掉,而是所修的善法,是以空性為基礎去努力的善法!
二者、修行心,謂於此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
修行心 就是 無量無邊的行門如海,都要隨緣 努力去修!
過去 心善寺有一位 同修來到心善寺時,說她喜歡觀音法門,但是不喜歡拜懺,但是都要去學,你只偏好哪個法門 對於其他的法門不去涉獵!你對於其他的法門永遠都沒有可能可以圓滿跟接觸到!自然也無法圓滿佛道!因為佛果 是要無邊法門都要修學滿分!
所以法門 要隨因緣 努力去把握 當下的因緣去圓滿 去修學!
我們此生 會遇到各種修行的因緣,都要把握因緣去修學,好像吃飯不要挑食,不揀擇 才能逐漸的圓滿一切法門行門的功德;因為 因緣是不等待的!
所以 對緣修造是很重要的,遇到因緣就要去做去學習,因為過了就失去因緣,不再回頭!
好比 這一周上華嚴課就要把握當下的因緣,遇到因緣就要去做,因為 下一周要過年了,你因緣過了就沒有機會成就這次聽法的因緣!
好比 極樂世界 無有眾苦,在娑婆國土才能成就忍辱的因緣,要好好把握娑婆國土很好修忍辱的的因緣,一但 去了極樂世界 就不容易得到忍辱的功德跟因緣!
所以 當下 我們有 忍辱的因緣/有方便的因緣/有精進的因緣都要努力把握!
好比在家人 有出家的因緣,你不把握,可能一晃眼就過了幾十年了,才有可能碰到出家的因緣,甚至 往後到壽終都有可能碰不到出家的因緣!
此生沒有成就出家的因緣,有可能下一生 要想當人都很困難,更何況出家的因緣!
所以要隨緣隨力去努力把握當下的因緣去成就可以遇到的行門的學習!
這個就是深心的修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