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舒無礙隱顯同時。
一際 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五百聲聞玄鑑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
- - - - - - - - - -
解:
前面說過 好像 圓珠有六個孔,你從任何一個孔 走進珠中心,就可以全收珠盡!
同樣的你可以從 這六觀 或六門 任何一觀 任何一門 能夠切入 進入法界觀,就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好比 我們學 般若心經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 五蘊皆空 要得力,還需要從生活中去面對種種境界 都可以下手得力相應,才能算得入法界!
有很多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 要稱為「門」,就是你要靠這個法的修行 進得了門,這個門就是不二門!
不二門 就是 入法界!就看你能不能進得了門!進不了門 還要努力!
這六個觀門 都可以入得了門,前面已經講過六個觀門!
我們進入最後總結的主題!
這個那麼殊勝法界圓滿的教理,只要你是否可以入門,若能入這個法界不思議奧旨 法界真心跟修行,那麼就能入法界的道理!
法界的道理 就是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包括 娑婆世界這麼亂 這麼苦,是怎麼來的?是自己的煩惱心造成的,才會有這種染污的世界!
極樂世界的清淨 這麼樂,是怎麼來的?是 自己的清淨心造成的,才能有這樣清淨的世界!
所以 身處於這樣的苦難世界,我們不要怪東怪西,是自己的心造成的!
有很多人說 心想事成,這個心想事成 只是一小部分,有更多的部分 有過去無始劫以來心的招感!
華嚴經奧旨 就是要你證這個法界性!
卷舒無礙,隱顯同時。
卷 就是收合,舒 就是打開,卷 就是 收在一念間,舒 就是開展到三世一切;卷 就是 收在一微塵中,舒 就是 展開遍滿法界!
或是華嚴經偈 一微塵 塵數佛,一卷就是收為一微塵,一舒展開就是無量無邊世界的 塵數佛!
這樣就顯出 一多無礙的法界境界!
隱 就是隱藏起來看不到,顯 就是 顯現出來;譬如:師父把手背 張開給我們看,那麼就是手背顯 手心隱,如果師父把手翻過來 就是手心顯 手背隱,問題是 手心手背 本來都不可分割,不會 手背顯 手心看不到 就沒有手心;因此不管你看不看得到,手心手背 都是同時存在,雖然只是看到手背 沒看到手心而已!
那麼一切法 也是如此,包括 因果同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例如:你受到果報 生病了,那就表示 生病果報顯 而造成生病的因雖然隱,但是隨著 果報現 就必有伴有因的存在,才能有果;又例如:你生病 所以就無法去工作,所以 生病的因顯了 那麼無法工作的果雖然隱,但是 因中必帶有 無法去工作的果!
所以 假如你念阿彌陀佛的佛號,這個是念佛的因 必定伴隨著成佛的果 極樂世界的果存在,雖然 表面上看 念佛的因是顯 但是同理成佛的果跟去極樂世界的果是隱 也必伴隨存在!這種就是平等因果 因果同時,隱顯不同而已!
隱就是你沒看到,顯就是顯現可見,但是因果同時隱顯必存,差別就在於是否顯現的現象差異而已!
一際 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
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一念該於佛地。
所以從上面的道理來看,因果同時 隱顯同時,那麼一念該於佛地!
因為 將來的成佛 跟 現在每一念成佛的佛念的因 都是息息相關,不可切割!
就因爲 因果同時,故因果不是分開的,既然都是同時不開切割,故稱為一際!
法界 就是一際,就是 沒有邊際;有兩邊 才會有邊際,因為 他是一定要有兩邊才會有邊際,一際 就是 沒有邊際,時間上來看沒有開始跟結束,故說 絕其始終!
如金剛經說:東方虛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虛空可思量否?
就是法界無邊際,用虛空的現象來代表 方便我們了解 就是讓你知道 法界是沒有邊際!
所以 金剛經就是在教我們用無住相 來幫觀法界是沒有邊際!
出入亡於表裏,我們舉例 你是否可以出離得了虛空?因為 我們怎麼樣也出不了虛空當中,離不開虛空 自然也無法入得了虛空;自然 虛空也沒有內外之分!自然 一念一際 的法界理體 等同虛空 沒有內沒有外 也沒辦法出跟入得了虛空!
只因此身就在此山中,你離不了虛空,無法出虛空,自然也無所可以入虛空,虛空也沒有內外之分!
所以最近 孫悟空 的話題很熱門,孫悟空 怎麼七十二變 怎麼跳 也跳不出如來一際等同虛空無有邊際的法界當中!故說 出入 跟 表裏 皆亡,亡於法界當中,
沒有時間的始終,故稱為 初心 即成等正覺,因為本來就沒有始終 故在一始發菩提心 當下就是成佛,因為因果是同時,不可切割,本無始終 因中必帶有果,故稱為 初心正覺,學佛不怕境界,唯怕 忘失初心,這個初心 是整個成佛的最重要的關鍵!初心 念念相繼,最後自然就是成佛!所以 念念初心 就是整個成佛無法切割,故沒有始終!
就算是多生累劫 都不離開剎那的這個初心當中,法界 本來沒有多 跟 一的差別,沒有始跟終的差別!所以無始劫 不離一念,一念 不離無始劫!一念解脫 念念解脫 就自然 多生解脫 一念到底究竟成佛!
十信 是 成佛的最低的因地!算是從初發心開始的位階!
所以 十信 就是 剛剛說的那個初發心,十信 是初心,道圓就是成正覺!
所以多生多世的修行 就是決定在每一念當中的當下而已!故稱 一念 該於佛地!
這一段 很好的詮釋 十玄門的 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 的展開是九世,九世 不離 當下一念這一世,累積無量的一念 展開了就是 過去現在未來的九世因果,九世展開的因果 的原因跟最終的結果跟原因 都是來自當下這一念這一世當中!
念念是佛,展開來自然就是 華嚴經所講的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 等覺 妙覺一路累積不可分割的結果!
好比 有人從小學 中學 大學 念到博士,就是累積 當中每一念 每一時間當下 不斷地學習跟努力,你只要一直保持學習的心,把握當下每一念的學習,不知不覺中,自然就從 小學 一路到最後 得到博士學位了!
所以每一念學習是因,最後 得到博士學位成果!都是要靠不斷地累積而成就的!
同樣的 成佛 並不是在最後成佛的那一刻,其實 都是 在因地當中努力 每一念當中 都是在成佛!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五百聲聞玄鑑絕分。
這麼深奧的華嚴的道理,是很深奧的,深奧到 即使是 十信位地前的菩薩,觸事會生疑!
因為 十信以前的菩薩,信外輕毛—信位前菩薩 仍信心動搖,就好像輕毛一樣隨風飄忽不定!只要 業力的事 境界風一吹 馬上就信心飄忽不定!即使到到 十地前的菩薩 都容易觸事件/事物就會對事物的道理產生疑惑!
如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善財童子 參到 勝熱婆羅門 要他投生入火坑 就起疑惑心 為例!
包括 五百聲聞 在華嚴經會上 對於這些當中深奧的道理,玄奧之理 也跟他們絕分!
聲聞弟子在華嚴會上 如聾如盲 跟這些道理無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一跟多相互交參 也不會混亂掉,同時 一多也都能融通無礙!
好比 多鏡鏡屋 當中 鏡中相互相交參不會混濫!
只要在當中 一剎那的相應 就可以圓證法界性 融通無礙 一多交參 都能無礙 這個稱為成佛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
這些觀門 名稱無量 故稱為無定!
- - - - - - - - - -
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
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 妙行三昧門。
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
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
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
據教說。為六觀。
- - - - - - - - - -
解:
因為名目 無定,總將 這個妄盡還源觀 要叫什麼名目 沒有一定,但是 可以巧妙的按造 六門的鋪設 來收攝一即一切的名目如下:配合六門來鋪設名目!
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
舉一體,可以稱為海印炳現三昧門,就是海印三昧
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 妙行三昧門。
若起二用,可以稱為華嚴 妙行三昧門!就是華嚴三昧
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舉三遍 稱為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
以行四德 可名為 起四攝法生 三昧門!
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
修五止,稱為寂用無礙三昧門
寂 就是空空 就是不動,用 就是照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常寂光淨土
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起六觀 之德 故稱為 佛果無礙三昧門!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
據教說。為六觀。
所以妄盡還源觀 隨其義理 的修德 產生 六個三昧的名稱 或是別名,都稱為妄盡還源觀!
依於教理的說法 有六,故稱為六觀!
- - - - - - - - - -
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
攝法 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
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
余雖不敏 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 - - - - - - - - -
解:
隨入一門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
就 教法而言有六種觀,其實 這六觀 隨舉一觀門也是具足其他五門的三昧眾德!
包括 念佛三昧 也是 一門三昧 具足 其他無量門三昧的法界之德!
華嚴之無生之德 入法界的道理 既然顯現出來,自然一切幻有也並沒有消逝!真空顯現 幻有也不能說無!真空不礙幻有!因為 隱顯不二!如果不是這樣 法界之理不成!
攝法 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
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思之可見。
攝法界 那麼一切法界都收攝在一塵當中, 舉一身 就可以現十身顯現!
這麼深的法界性的道理 不是一般情見凡夫所能了解的,必須 把識-分別心 見-情見 除盡,才能見到此這些道理!
余雖不敏 素翫茲經。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我雖然資質不好,研究這些華嚴經這麼久,只能用 聊天的方式 申說以笨拙的文章,來詮釋彌天華嚴的道理!
- - - - - - - - - -
頌曰 :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 - - - - - - - - -
解:
頌曰 :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修這個妄盡還源觀,我也是 準備累積尋找了很多的經教之本,集所有的經教研究的道理 整理後產生這個華嚴觀!
末學無缺的用這些文字約略顯這些義理,真正要修證華嚴 這些道理好好用 對於修華嚴都不會缺失掉,有興趣修學華嚴法界的道理的人 應當精勤的去學,就可以含攝無疑!
- - - - - - - - - -
紀重校 宋晉水沙門淨源述
昔孤山智圓法師甞稱。杜順尊者。抉華嚴深旨。而撰斯文。
蓋準唐中書舍人高郢 序北塔銘耳。
淨源向讀唐丞相裴休述妙覺塔記。
記且謂。
華嚴疏主仰賢首還源翫味亡 斁。
若驪龍之戲珠也。乃知斯觀實賢首國師所著斷矣。
抑又觀中。具引三節之文。皆 國師之語章章焉。
熙寧元年冬十一月。特抱諸郡觀本再請錢唐通義大師。子寧重校其 辭。寧公學深知古。力考諸文。朝而思夕而玩。因與源曰。賢首所集具引之語救而得 之矣。
請試陳其一二焉。觀不云乎。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
自有一際 之形。茲乃義海百門之一也。又曰。拯物導迷莫斯為最。
豈非般若心經疏序歟。又謂 就此門中分為四句。
此亦晉疏玄談。又已明矣。源應之曰。夫有條不紊。
表其網之在 綱。探乎深辭。貴其通於輿義。
然則君子僧博覽祖訓。負卓卓之識。豈獨疇昔有之乎 。源愛通義師傳慈恩祖教。
講儒者五經。而考文責實。章灼同異意。猶吾心也。
於是 乎題之卷末。云耳紀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