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經研究相關文章
首頁 華嚴經研究相關文章

華嚴進階課程-華嚴妄盡還源觀課程心得

2024-12-17

心善寺從2013年住持和尚接任住持至今,已經屆近11個年頭,持續都有華嚴經跟華嚴宗思想的課程

此次的華嚴進階課程-妄盡還源觀,從2022年的九月開講,至今年九月,屆近兩年的努力,才將這部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法藏大師的著作,宣講圓滿!

華嚴妄盡還源觀,原名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前面我們華嚴課程 修學過 華嚴十玄門/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 這都是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的著作,這都是華嚴宗的基礎課程,後來又上過法藏大師的進一步闡述初祖的著作,並把華嚴宗的意旨發揚光大,有上過華嚴金獅子章/華嚴宗義海百門,這次的妄盡還源觀,算是把前面打下的華嚴基礎進階的用六門的方式,來闡述華嚴宗的趣旨

這六門是1.顯一體,2.起二用,3.示三遍,4.行四德,5.入五止,6.起六觀

使用梁皇寶懺的數字的方式,來命名跟闡述六門的華嚴宗的法相跟義理

因為版面的關係,我們簡單的介紹這六門,詳細的學習,還是歡迎大家去下面的華嚴課程連結去詳細的學習: https://temple.mebou.org/course.php?menu=佛法課程&submenu=華嚴學堂&course_type_id=2&course_type_name=華嚴學堂&page=3&page=4

華嚴宗的根本義理的依據,是根據佛陀剛成道的成佛博士論文<<大方廣佛華嚴經>>而來的,但是華嚴經的經文跟義理非常浩瀚無垠,不要說貫通全經的義理跟旨趣,單單誦讀跟掌握全經的脈絡,都不容易

華嚴宗的祖師,針對華嚴經從凡夫地到究竟成佛用簡單而扼要的說明,只要掌握這些道理就可以對整部華嚴經的修行,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並且找到修行的捷徑跟脈絡

而這部妄盡還源觀的六門,你可以次第修行而成就,但也可以選其中的一門深入而成就,好比吃甜瓜,中邊皆甜,又好像要拿起手帕,隨舉手帕的一偊,皆可提起

但是,住持和尚教導大家,最容易入門的還是以行四德這一門,是大家比較能夠具體的事相上修持,比較容易具體化進入華嚴修行的方式其他五門,就要看每個人相應的因緣來修行

一.顯一體:自性圓明體有有能生能現的本能;此一體顯出就是我們當下的自性清淨圓明體,也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本具清淨的體性跟圓明十方妙用的功能,一心體相用,不是分開的,他是不同相貌作用的體現在禪宗來說,就是本來面目,在淨土宗來說就是淨土,佛在不同的經典上,名相雖異,但是所講的都是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誰回歸了這種體性妙用,就能圓滿親證華嚴宗究竟的法界圓明體的境界!

2.起二用:解說一體產生正依二報的妙用之德;雖然顯一體,但是一體難知難見,體性難見,因為本身離四句絕百非,所以不可知不可見,但是可以透過作用來了解,因為法界圓滿體一作用,就能顯相,顯相才能找到脈絡這二用就是:

一.海印森羅常住用:偏於顯出自性圓滿的依報妙用;也就是回歸一真法界,本具能全現十法界;海印就是真如本覺,都可以藉由你妄盡心澄,而萬象皆現,好比大海的浪相皆盡,水面一面如鏡,海邊海上一切萬象自然都在水鏡之上全現,換句話說就是回歸心源清淨,則一心之用全現;

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偏於顯出自性圓滿的正報妙用;也就是是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就是事事無礙的作用的境界!也就是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

3.示三遍:解說諸法實相的普遍顯現的遍法;前面所講的起二用,有普週法界的作用,這普週法界的三種作用:

.一塵普周法界遍:一塵本無自性,由於無自性故,塵同於理體,故不離一塵理體能現一切事塵法界!

.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本具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華嚴經說過:娑婆國土每一塵當中,都具足有三千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法的資訊跟內涵,因為一塵無自體,所以一緣起,起必依真,真就是真如,真如本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能達周遍法界萬差境界!如同佛經上說: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就因為一塵可以廣狹,通局互為緣起,所以十身互作自在用故 ,顯佛的普眼境界!

.一塵含容空有偏:一塵無自性即空,但是不廢法界緣起的事相幻相宛然即有的道理!一塵之相雖是事,但是色即是空,所以本具空體;空體雖空無自性,但是空即是色,空本不離色而空!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

4.行四德:也就是教導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行此四德,就能顯出我們性德起,而能成就同佛一樣的應化的圓滿功德;就是用四個方向的方式來普渡眾生,事法修行 可以幫助我們契入華嚴法界的妄盡顯德的妙方!正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這四種生活日常的修德:

.隨緣妙用無方德:依當下這念大悲心依真心起用,做廣利群生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的方便教示,也就是樂欲於不同根機的眾生施予不同應機的授法,應病與藥令得服行!因為生佛不二,圓滿利他行就是圓滿自利行,自利上求佛道是為了應下化成就八萬四千不同眾生而求,因為成就眾生之音才能生長諸佛的果實!

.威儀住持有則德 :正所謂: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菩提無相,但可以藉由日常現用的行住坐臥四威儀跟大乘八萬小乘三千,作為為住持楷模的入手處,因為在娑婆國土修行,易入歧途,修行歧路多容易將傳授澆訛師以於己見,所以初學觸事如不依經律威儀,容易 混亂凡情自陷陷他!戒定慧三學,以戒為師,方為修行入手正途!

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謂大智照真名為 質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也就是 你要有直心,才能成就,正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也就是深心,真正的深心就是本心,就是真如,你的行為要跟真如相應,所修的行要順於菩提涅槃之理;柔和 就是大悲心,因為大悲才能調柔自己的煩惱習氣,以和氣慈悲的態度跟方式來度化眾生,據此三德才能攝化眾生,圓滿自己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的菩提心的修行,成就趣向菩提涅槃的功德!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也就是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 。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菩薩以大悲大願的法身為身,救贖一切受苦眾生令其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生半點希望眾生絲毫報恩之心,所以 普代眾生受無量苦,並不是代替眾生受苦,因為眾生造業,在因果道理上果報自受,菩薩不違因果報應的道理,要想救度眾生,要創造普渡的因緣,眾生雖造無量罪業苦果,但因善緣離苦得樂,而菩薩因為在生死當中創造度眾的種種方便的眾緣,廣積福慧資糧而忍苦救度,故稱為 普代眾生受苦德!

5.入五止:也就是五種放下妄緣妄心的方法;藉由五種偏於法界定的觀行來修五止,這裡的定,不是共於外道的四禪八定,或是大小乘的行門的定,而是依止於法界自性圓明體性的觀行!有以下五種,因為版面有限,提出大略的方向給大家參考觀行的方向跟角度,也就是即止之觀,這五個即止之觀的五止有:

.照法清虛離緣止:因緣俱離,本性空寂,似有即空!

.觀人寂怕絕欲止:五蘊無主,空寂無求!

.性起繁興法爾止:法爾隨緣,法爾歸性!

.定光顯現無念止:無思成事,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事理玄通非相止: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現,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

6.起六觀:由華嚴義理的智慧來起觀行,也就是看破的智慧的顯現跟實踐!也就是即觀之止!受限於版面的關係,我們簡略地提出這六種即觀之止的觀行方向供有心修習者參考有:

.攝境歸心真空觀:三界所有物,唯是一心造!

.從心現境妙有觀:依體起用,具修萬行!

.心境祕密圓融觀:無礙心成法身,無礙境成淨土!

.智身影現眾緣觀:智體唯一,能鑑眾緣!

.多身入 一境像觀:普眼境界,十身互用,事事無礙!

.主伴互現帝網觀:以善財入彌勒樓閣,所見即是為例,隨舉一法,主伴齊收,重重無盡!

妄盡還源觀 算是法藏大師用很條例很有層次秩序的方式,來表達如何幫助我們學人,由妄心妄法的迷惑,返回真如實際的華嚴無邊的本源的方式!

學完這個課程,真的對於如何找回自己這一念真心,回歸到原本的清淨,在廣大賢首宗修行的脈絡有很清楚的輪廓的認識!

非常感謝,住持和尚花了兩年的時間,不論寒暑很辛苦的教導我們學習這部論,真的有一種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感受!阿彌陀佛!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5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