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學堂
首頁 華嚴學堂

2023-12-28惠謙法師講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48)

2024-01-02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

言定光者:

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

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

無思成事,念者皆從

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華 嚴經云:

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 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

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為二乘外道 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 - - - - - - - - -

解:

這是妄盡還原觀 第四個修止的方法,這是由修止起觀的方法!

主要是 雖然有修止有修觀,但是畢竟 這一個修止的方法 是以無念 為修止的方式!

甚麼是無念?

他在禪定當中 雖然有觀一個方法,實際上 他本身是無念的!

在禪定之中 可以清楚明白一切的人事物現象,都能懂得 如何去發心,如何去應對,但是 在這當中 沒有任何的妄念跟起心動念!

說到這個 就讓人想起 智者大師的五方便念佛門: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

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來玉毫金相。凝然寂靜。了亮洞徹。名凝心禪。

次前雖凝心。所習慣馳散。今制之令還。諦緣金相。名制心禪。

復次前雖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觀。皆屬事修。今體本空誰制。無佛無念。名體真禪。

復次前雖謂體真。猶滯空寂。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明。不為空塵之所惑亂。名方便禪。

復次體真及以方便。各據空有。不離二邊。今諦觀靜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名息二邊禪。

其中有一個

復次前雖謂體真。猶滯空寂。無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從空入假。萬相洞明。不為空塵之所惑亂。名方便禪。

也就是 他雖然 在禪定當中 了知空無所有,但是 對於一切名相等事,都可以萬相洞明!

雖然能萬相洞明 但是 他又能在 息兩邊禪的狀態,如 今諦觀靜亂本無相貌。名言路斷。思想亦絕!

也就是 五方便念佛門 最後一個息兩邊禪的狀態!

正可以說明 這樣的境界!

換句話說 起心動念 沒有分別心 沒有得失心(取捨執著),套一句金剛經來說:

也就是沒有 我 人 眾生 壽者相的分別!

 

言定光者:

這一段是 法藏大師 對於定光的解釋!

 

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

為什麼稱為白?

白是相對於黑,珠子光明 可以明亮的反射十方去,也能攝入十方進來!

在一乘的教法當中,有一個 白淨的寶網,寶網中 有一個寶珠,這個寶珠 稱為 萬字輪王!

這也就是 因陀羅網境界門!

這有一個網子,每一個網目中都有一個寶珠,每一顆寶珠 都可以稱為萬字輪王!他可以互相交澈,映射十方,一珠能含攝十方珠,十方珠也能入一寶珠!

 

 

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

這一段是說明 這個白淨寶珠當體的特性!

如上面所說,白淨寶珠,他是白亮光明的,可以白亮到 一珠的光明 可以反射到十方去,也能攝入十方進來!

佛教 都把白  的意義,稱為白業,白業就是 善業;黑 的意義,稱為黑業,黑業就是惡業!

換句話說 白淨寶珠 的白,代表菩薩行 都會去做白業,也就是用善業 來利益眾生!

金剛經說: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 就是白業 是善業,也就是上面金剛經講的 修一切善法!

那麼 淨 的意義是甚麼呢?

如上面的金剛講的 他雖然修善業,但是了知諸法空寂 本不可得,雖然做無量無邊的善業,也了達本來皆空,所以 他最後 銷歸自性,本來就是 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 可得!

 

佛教跟其他宗教的最大差異 就是 一般宗教 都是教人 不要做惡,要做善事!

但是 佛教 還多了一個 自淨其意,直接從心下手,心清淨了 才是出世間法!

所以 淨 就是 清淨!

因為善業/惡業 也還是在 六道輪迴之中,造善業 投生 天/阿修羅/人道 上三善道,造惡業 就往生 畜生/餓鬼/地獄 下三惡道!

如 了凡四訓當中,袁了凡 碰到 雲谷禪師 一開始教他做善業,用 白豆跟黑豆 來檢視自己的進步,如果造了惡業 就放黑豆進去口袋,造了善業 就放白豆進去口袋,剛開始 他發現 黑豆 多於白豆,慢慢的進步了 變成 白豆多於黑豆!

但是不管善業 惡業 都還是在六道輪迴當中,還是跑不出來,最多讓你投到 人道 跟 天道去,所以光有 白黑 還不夠,還要加一個淨!

淨 很重要,也就是 清淨!

也就是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也就 不光只有 去惡就善而已,還要 清淨自己的心!

在俗締上 我們是要 去盡力的清淨自己的心,實際上 我們的心本來清淨,哪需要你去清淨!

而是 我們的心 本來清淨,但是 常被 妄想 無明 的黑雲 所遮蔽,讓這個清淨的心 顯現出來!

如果這些 妄想 無明的障礙 去除了,自然 清淨心就現出來!

接著說白淨寶網 的意義!

清淨心現出來以後,他會有甚麼現象呢?

他 會像寶網 一樣,周遍 覆蓋 無一不蓋,如佛菩薩的智慧 觀力,周遍法界,無一不照 無一不知!網 就是 張羅 的意義,就是 無一不覆蓋,無所遺漏的意思!

好像 你在海裡 一張網,網所覆及的地方的魚蝦等物,無一不補捉起來!

同樣的 當你的心 清淨了,自然 無一處不造善業,無一處不是般若性空 智慧朗照!

如 觀音菩薩普門品,無一道的眾生 不是應以何身得度者,皆現何身而為說法,雖有說法 也是如同終日無示無說!

所以這個定光 像甚麼?

就好像這個白淨寶網,而且這個白淨的寶網上面 有寶珠,為什麼 稱為寶網?!

因為他有寶珠,所以才稱為寶網!如果 沒有寶珠,就不名為寶網!

這個寶珠 稱為 萬字寶珠!

寶珠義 就是 他有向外放映 放射出 無量善法/無量般若光明之義,也能 向內 周知 外面無量的事物等智慧的能力!

這顆 寶珠 是萬字,萬字 就是 佛胸前的 卍字,就是 神聖吉祥的一種符號!

文字 是一種符號,符號 代表一種意義!

佛前的 卍字,看這個符號,有一種 向外面四面八方放射出去,又從四面八方收回到 中間交會的這一點!

卍 字 代表 神聖,神聖而不可侵犯,佛陀 過去生中不斷的修行,修行到最後 道德 福報 智慧都圓滿了,成了三界極尊,所以 佛的十號當中 有一個 世尊 的稱號!

吉祥 就是他的善圓滿了,從利他而言:每個碰到他的人都可以得到殊勝的利益,故稱為他是最吉祥的人,同樣的從自利而言: 也跟眾生惡緣的惡 永寂,償業永盡,且空業超離世間,所以 他是最吉祥的人!

所以 神聖 他是沒有七情六慾,能昇華到回歸到清淨,所以 清淨 而神聖,佛的身上就會出現這個神聖的符號跟特徵出來;古語說:

相由心生,你的相 你的身相 跟 行為 會感應到 慈悲莊嚴 智慧的樣貌出來!

吉祥 就是 沒有不舒服 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吉祥 相對於 就是兇,兇 就是 有讓人不舒服 不好且痛苦的事情!

所以吉祥 很平和 很平靜,一般我們來到寺廟,心情都會比較平靜一點,讓人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就會一種吉祥的感覺!

這個卍字寶珠 就是 神聖之性 跟他的作用 而起名的!

所以 定光 就是指這個 白淨寶網 當中的寶珠,這個寶珠 代表著一種神聖吉祥!

神聖 就是 清淨,吉祥 就是善業,所有的清淨跟善業都匯集在這個寶珠上,象徵著 我們的禪定 能匯集所有的 清淨的善業!

表示所有的清淨的善業 都可以從這棵寶珠 散發出來!

雖然 散發出來,但是散發是散發,但是 這棵寶珠不動在那個地方!

不動在那個地方 就是定,散發出無量的清淨光明的善業 就是 光!

 

無思成事。

如上面所說的 寶珠 不動,就是無思;雖然不動 但是能散發出無量的清淨的善業,利益一切眾生 就是 成事!

表示這個寶珠的體性 本具散發出無量清淨善業的光明的能力!

禪定 不是只是坐在那邊就好,還必須 具有散發出無量的善法跟功德出來!

能坐在那邊 ,還能產生無量清淨莊嚴的善法!

其實 說坐在那邊也不對,是行住坐臥 動靜閒忙當中 都能一直處於定當中,不動的萬善圓彰的行菩薩道 做自利利他的菩薩事業,雖做無量菩薩事業也能了知畢竟空無所得,不為繫縛!

這才是一乘教法的定,一乘教法的定 不是二乘的坐在那邊禪定的定,而是 二六時中 不管是修任何法門,與人進退當中,攝心為戒,因定發慧 的定!

這其實就是 首楞嚴大定!

這個光所散發出來 就是 清淨善業的彙集,用譬喻 就好像 寶網中的寶珠!

輪王 就是 他是一切的主宰,他可以隨心主宰 成就一切的清淨善業!

禪定 不是只有只是坐在那邊打坐的定,而是行住坐臥都處於定,才是一乘教法的定!

為什麼 維摩詰經當中,很多弟子 都不敢去見維摩詰居士?!

佛陀很多弟子都修得很好,但是為什麼不敢去見?!因為很多弟子都只是小乘 也有很多都會在修法當中 多少有些偏頗,所以 一碰到一乘實教 圓滿周遍無一不通 的維摩詰,馬上就 露出修行跟教法中的缺陷出來,被攻擊的無一是處!

如 舍利弗有一次打坐,剛好維摩詰來,問他在做甚麼?!

舍利弗說:我在宴坐!

維摩詰說:

不斷絕煩惱仍能超越生死而證得涅槃,這才是真正的獨處靜坐。

 經句出處:

 唯,舍利弗! 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大乘的定,是 不現宴坐,但是他的心 二六時中 無一不坐 無一不定!

所以真正的定 不一定是在打坐!

一般人以為 禪定 都會想到打坐,其實 打坐 是 你打算要心靜下來,就先 打坐坐下來吧!

如果你連 打坐坐下來 都靜不下來,更不要講說 你在動態中 走路中 跟人相處進退 還是發心的道場的工作,可以禪定下來!那更不可能!

所以 初入門,打坐 是幫助我們進入禪定的下手處,但是 禪定不一定非得就是打坐 才叫做禪定!

他還必須要有忍辱的基礎,例如:你跟人的意見不合時,你的爭執點 你的情緒出來了,你可以把心 定下來 煞車下來好好觀察跟同理心思維嗎?!

但是 一般我們說要練禪定 都是教人家先從打坐先學起,其實 還可以用念佛的方式,二六時中 一句佛號不斷,不散亂,遇事 都以念佛生死大事為大事,其他的 依急迫重要 盡份去做!這也是一種方便!

真正的定不是只有 打坐,所以佛三 不只有打坐,還有行住坐臥當中 修學各種狀態的念佛定,看看自己一路念下來,是否有 定光顯現呢?!

是否自己的心 如同 白淨寶網,卍字寶珠 的心 經常顯現呢?!

 

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 ,無思成事。念者皆從

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念佛要念到自心顯現,如同寶珠的體性 具有 顯十方於珠中,珠光能亮照十方,十方與寶珠可以互攝互入相互交映!

這個寶珠體性 也是為了說明我們這念心的體性,可以照天照地 乃至可以圓裹十方!

舉例來說:你修念佛定,好像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你念佛 有沒有念出 念佛得到清淨境界的味道出來!也是只有自己去念佛 身體力行才會知道!

你念佛 是否有念到 念佛三昧 的現象/他的現量的證量,這個定光的寶珠就會出來了!

怎樣的寶珠的狀態,你會發現你的身心都是光明透徹 沒有障礙,也就是身心 不會有身心阻塞的狀態,不會通澈!

一個人 的身心不通澈 會有很多的煩惱 粗重,如果通澈的話 煩惱盡消 身心世界都會放下自在 的感覺!

這種通澈 自在 不是想像的境界,是現量境界 現前!而且是光明 的通暢!

如 藥師琉璃光本願經,當中十二大願 其中有一個 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身體 如琉璃一樣的通澈,念佛 如果念到通澈 自然自己的身心 也如琉璃一樣的內外通澈 無有障礙!

 

當你的功德成就了,自然無思成事。念者皆從

舉例來說:

心善寺 要重建,重建 缺工程款 /缺發心的人/ 缺各項建設的人才,真的 有心去找 去求,反而都不成就!

但是 真正的好好修行,好好的用功,在俗締上 人人都說 只要真心修行/真心的想要度眾生/弘揚佛法,自然就會感得龍天護法的庇佑!

其實 真正的以義理來說,是無思成事,隨其心念 自然感得心想事成!

為什麼有很多人,整天在佛前求佛菩薩,保佑這個保佑那個,結果都不靈驗?!而有些道友,平常都不求這求那,一心清淨 專心修行,一但遇事 真的有需求了,在佛菩薩面前一求 馬上感應道交 無一不靈?!

都可以用一句話可以說清楚:

就是 心誠則靈!

或是 可以用金剛經的一句偈來說明 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心誠 要怎樣才算是心誠?!

是你發生事情,一直求一直求,很真心的求,這才是心誠?!

大家注意:

誠,這個字,是一個言 加上一個成,也就是 你一起心動念 馬上就會成就!

你對於這個 一起心動念 上下功夫,只要一起心動念 馬上就可以心想事成,馬上就可以無一不成就!

怎樣的人 可以做到 這種 心誠的境界?!

楞嚴經說: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你的心 跟如來一樣,進入性空跟緣起 本來不二,也就是法界緣起 的道理,貫通了!

自然 無事不成!只要 心裏一起言,如 佛陀過去 在金剛經上說的 歌利王割截身體,割利王說:

如果你 忍辱成就,對於所有的忍辱真的可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你可以證明你有做到的話,我就信你!

於是 佛陀過去生的時候 示現做的這個忍辱仙人就說:

如果 我真的能做到的話,你割截我的身體的手足頭目等,馬上回復 如故!

一說完,馬上 那時候佛陀被割截掉的身體 都恢復成 被割利王割截之前的樣貌!

為什麼 佛陀過去生做忍辱仙人的時候可以做到這樣的境界?!

因為 他相信這個實相的道理,他也做到這個道理 親證到這個道理!

在佛陀過去的本生故事當中,很多本生故事 都有這樣的神蹟!其實不是神蹟,而是 本來如此!

人生如夢,生死也如夢幻,輪迴一切現象無一不如夢幻!

如同你在夢中,夢境中 自己可以在夢中可以作主,你要夢境中跟佛陀過去生那樣,做這樣的 隨念 或著一句話 信心清淨就可以 一切如故,是不是都有可能呢?!隨其夢心 一動一念,馬上 夢境就改變!

同樣的,我們真的好好護持三寶,好好修行,好好念佛,好好發心,你的人生中所有所需,各種因緣 都在 不可思議當中 一切都會成就!

因為 功德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成就,就是 這種 無思成事,念者皆從,所念所需的自然都回 隨心而從生,無不成就!

如同 六祖壇經說的:

一切福田,不離自性,由心而覓,無不感通!

這句話 是真的, 是真實的!

很多世間的事情,你多想 是沒有用的!因為你的功德 福報 還有德行沒有到達那個階段,無福消受 /德不配位/沒有功德可以轉變業力的時候,光靠 有為的人為想要轉變是不可能的,只有 無思無求 轉為功德 /轉為無為法/或轉為發菩提心/發利他心 的時候,自然就可以超勝於一切,自然心為福田,無不感招成就了!

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好比你念佛念到定光顯現,念到不思議的神通妙用,無不感通之時,自然會產生無量妙用的奇功 也就是不思議境界的顯現!

當這些不思議境界顯現之時,也不要以為自己得到甚麼功夫,甚麼盡不可得!

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如 夢參老和尚 舉例:

過去他 在道場碰過有一個老參,他閉關在一個念佛堂裡閉關幾個月,大家都知道 閉關的關房 外面只有一道門,門外是上鎖的,只有一個通路 就是送飯菜進去的小洞!

但是這位老參 每天念佛 繞佛,這樣念呀念 繞呀繞,很專心的只知道念佛,結果有一天 繞佛 繞一繞 不知道 為什麼 繞到關房外面來了!

明明 身體是關在關房裡,外面也上鎖了,牆壁是石頭牆,除了 送飯菜的小洞以外,這麼大的身體是不可能這樣繞呀繞 就繞出來到關房外面了!

可是他卻 心誠則靈,繞佛念佛 念到 不受地大固體法界的障礙,就繞佛 繞到關房外面了!

這一趟 繞到外面了,他就相信 真的 物質是虛妄的!但是也起了分別想,分別 有念到法界性 跟 沒念到法界性的區別 有了取捨分別以後!

後來又關回了關房以後,從此以後,都不曾再有過這樣,念佛繞佛 可以超勝於關房的滯礙的境界了!

這就是一起心動念起了分別,一分別 馬上就與道相隔!

所以 真正的你念佛念到三昧,不管有沒有感應,有沒有成就,都是虛幻,有成就跟無成就 無二!

所以 <<圓覺經 清淨慧菩薩章>>說: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這當中的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就是 你已經證到了 無了知的境界,這個無了知的境界 就是 般若心經講的: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無了知的境界 就是證到 無所得故 的般若回到本來面目的境界,即使你 已經知道自己親證了 法性 親自體驗到了本來面目是甚麼,但是你仍不起心動念 引以為這個是真實,是有證到甚麼!?

這個就是 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其實這些 奇功,是不思議境界,不是你用想像 而產生的境界,而是 無思 隨緣 隨功德福德 自然顯現的境界!

好比 你念佛,你很難想像 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是甚麼?!

因為你從來不曾看過西方極樂世界是甚麼景象!

可是 當念佛成就,突然剎那間,超越你想像的 超越你所能理解的 西方極樂世界 當下現量的在你面前 顯現!

所以這個法界 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在運作,不是 法界 不存在這些不思議的力量,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力 感官 力量是很有限的,你很難 也沒有能力去解讀,無法接受這種訊息,但是不表示 這些力量就沒有!

舉例來說:

無著菩薩在深山裡 專心修行三十年,就為了希望見到 彌勒菩薩一面!

但是三十年都見不到彌勒菩薩,結果有一天,他從山上下來,看到 路上有一隻癩痢狗,身上長滿的蛆,他看到 癩痢狗被身上的傷口中的蛆 咬得很痛苦的樣子,要想用手去拉除蛆,但是想 如果這樣又傷到了蛆,於是用舌頭去舔蛆,打算要舌頭幫這隻癩痢狗解除他的痛苦的慈悲心,馬上業障消除 看到 原來這隻癩痢狗馬上變成是彌勒菩薩真身示現的樣貌出來!

無著菩薩說:

為什麼 我修三十年一直想求見到你,都看不到?!

彌勒菩薩說:

雖然你修三十年的功德,但是不足以消除你的業力,但是因為你一念的悲心 利他的心,無我的心,馬上消除業障,才能見到我!不信的話,你把我放在你的肩膀上,到 市場裡去,看看 有沒有人可以看到我?!

於是 無著菩薩 肩背著彌勒菩薩 繞一大圈的市場 各個道場,都問人:你有看到我的肩膀 有甚麼沒有?!

結果 沒有一個人可以看到 無著菩薩 肩膀上的彌勒菩薩,只有一個念佛念得很用心的老太婆 跟他說:

你的肩膀上怎麼放了一隻癩痢狗!?

由此可知,不是佛菩薩沒有,不是佛菩薩不靈,也不是沒有法界不可思議境界,而是我們的障礙 障蔽了 我們的認知跟我們可以感官到的智慧能力!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