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學堂
首頁 華嚴學堂

2024-01-25惠謙法師講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52)

2024-02-04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

…..

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

玄通者:

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相俱泯。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

上來明五止竟   

- - - - - - - - - -

解:

我們上次說過 妄盡還原觀 的 五止的 第五止 的修止方法—理事玄通 非相止 的 互顯互隱 還有互存互奪 的關係,也 講了 理徹於事,事能顯理 的道理!

稱這種關係跟道理 為玄通!

這次 把事理不二的玄通 做一個最後結尾的介紹:

玄通者:

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

所謂的玄通的義理:

玄通 講簡單一點,就是 圓融,或是 無礙,無礙 就是 圓融而無障礙!

圓融就是理事圓融,故稱為玄通!前面已經解釋兩次 甚麼是玄通!?

這次 更進一步 解釋 甚麼是玄通?!

 

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悲智雙融性 相俱泯。

悲智雙融,換句話說:玄通就是你把 大智跟大悲 都可以做到圓融圓滿而無障礙!而且可以 圓融到 證入大智大悲的體性當中,這個體性就是空性!

謂大智獨存體周法界。大悲救物萬行紛然。

大悲:

換句話說就是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中!

悲,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就是大慈大悲!

我們每天晚課都會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第一句 就是 大慈大悲憫眾生!

大悲 也就是一種大慈!

大智 比較偏向於 性空的理體:

大智 就是 大智慧,通常佛教講的智慧 都是講空性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

以心經來說 空性的智慧 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甚至 無眼耳鼻舌身意 可以見到 十八界本空 不可得的一種智慧!

所以這是一種 一切法都不可得,只剩下 大智慧 可以普照一切法界空,這就是大智獨存

換句話說就是 所有的煩惱/無明/所執的一切相都不可得,都不可剩於一心,只剩下 大智慧 獨存於朗照的一心當中!

大智獨存體周法界:

這個空性 的智慧 是體周法界,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 只有一心朗照法界當中!也就是一真法界 或是 常寂光淨土!

因為般若智慧 可以 體解空性,觀照到空性,就是遍周法界, 將一切萬相俱冺!

所以 大智慧就是空性,體證到空性的一種智慧!

也就是了解到法界的真理,法界就是真理 就是實相,只有大智慧才能了解!

所以稱為大智體周法界!

大悲 比較偏向於緣起的事相:

大悲救物萬行紛然:

大悲偏向於在事相的緣起,救物 就是度眾生,萬行 就是 六度萬行 或是 十度萬行,你以六度萬行 來度化眾生 讓他們從煩惱 生死的此岸 到達 清淨 莊嚴 涅槃 極樂的彼岸,由於 你用種種善巧方便來度眾生 來成就你的悲心,這個就是真正的大悲,由於 有無量的善巧方便 跟 六度萬行 故度眾生的事行 紛然而無量難思議,推成 好比 大海的海浪 一波又一波 永遠都沒有窮盡,故稱為紛然!

所以這是一種事相上的玄通!

 

悲智雙融 性相俱泯

如果 你能把大智 跟 大悲都可以兩者間雙融/融通無礙,達到極致的時候,不論性 相 都已經融通一體,自然就不會偏向性 也不會偏向相,性相雙融,自然 性相歸為一體 而性相皆不可得,故稱為俱冺!

也就是 理事圓融,悲智圓融,理 就是理體 就是大智;事 就是事相 就是緣起 就是大悲!

理體就是講智慧,事相 就是悲心萬行!

換句話說 理事圓融 就是般若心經講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空不二,色空圓融!

悲 是由智慧生起的慈悲, 智 是由於大悲而產生的智慧!

有時候我們 我們會偏一邊,你會有智慧 但是沒有慈悲,這個只能稱為小智 不能稱為大智!易落二乘!所以 有慈悲的智慧 才能是大智!

或是有些人 偏向於 有慈悲但是沒有智慧,那就變成 愛見大悲!就是說他的慈悲心 是有情執跟煩惱的,這種慈悲心就不圓滿了!摻有一些私心/感情/煩惱的慈悲,是無法解脫,自己都無法解脫,如何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究竟的解脫?!這樣 慈悲也是有漏的,不會是圓滿的慈悲!

例如:我們一般做父母的,他是有慈悲的,但是父母的慈悲 是沒有智慧,就會產生 溺愛,捨不得他受苦受難,都要幫助他,本來是好事,但是 沒有智慧的時候,反而是幫了他倒忙!

本來 子女 應該要讓他吃一點苦,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要教訓他,他才會知道是非對錯,才會成長的!但是 你都幫他做得好好的,或是凡事都幫他擦好屁股,他就不會進步,甚至會產生錯誤的

認定跟行為!

一但沒有順你的心 你的意,就產生問題,因為這個世間 本來就不完美,這就是世間的真相,你要 從不完美中 淬鍊自己,才會長大 才會成長,才能有生存的韌性!

而這世間的真相,就是你無法從內心當中掙脫出來,而只是在外相上都得到幫助,就可以得到幸福圓滿,所以 做父母的 一直不教育子女從內心當中 去可以應變各種困難跟考驗,光只想才外面的事相上 讓他都不受到傷害或困難考驗,那麼永遠都無法 真正究竟永遠的幫助到他!

從內心 去轉化 轉變 就是一種智慧的教化,才能真正的幫助到他!

但是 你想要改變眾生 教化到眾生,但是眾生是剛強難調的,要究竟的慈悲 圓滿的用智慧 幫助到眾生,那是很困難的!

不要說 要改變眾生的內心,單單 我們自己改變自己的內心的煩惱習氣 都很困難!

要改變自己都不容易,你說要 改變別人更不容易!

因為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都有一個堅固的情執看法,所以要去改變 別人 更困難!

不要說 去教化眾生,單單 男女,有些時候 男生對於一個女生很好,但是 女生反而以為是理所當然的而回饋的是對抗他;或是 女生對男生很好,而男生 回饋的是對抗她!

更遑論一般的眾生!

這時候 你就難免會有怨,因為你只看到 這一世 就會怨她(他),如果看到 前世 前前世 你看到 對方對你很好,你是怎樣對他 可能是更刁難 更過分!

你就會覺得 當下的因果 也只是剛剛好而已!

所以對人家很好,這當中沒有智慧,就不是真正的對他好!

所以有慈悲沒有智慧的話,這個慈悲就會有問題,就是一種有問題的愛見大悲!

所以要悲智雙融,由智慧而起慈悲,由慈悲來引導智慧;以悲導智,以智導悲,兩者互相引導,這種 大智跟大悲 才會圓滿!

所以我們學佛,不要說學佛,單單說人生,我們想要人生圓滿幸福,你要悲智圓融,才會真正的幸福!

譬如:現在科技越來越進步,但是科技越進步,人類是不是真的越幸福!?

你觀察 我們小時候科技不進步 的時代比較快樂呢?還是現在科技進步的現在比較快樂呢?

或許過去 我們小時候 科技不進步 各種物質條件比較差,但是因為物慾比較少,事情的干擾少,反而無憂無慮,反而比較快樂!

但是現在的小朋友,雖然有很多科技玩具,物質充裕,但是 這個玩具玩沒兩下,就不滿足 還要更好的,反而沒有以前更快樂!

以前的時代 雖然物質條件貧乏,但是 就因為貧乏 反而比較能安分守己,所以比較不容易 外求!

因為你物質充裕,你反而更容易起心動念 想要追逐,物慾的追逐 讓你疲於奔命,反而幸福感沒有那麼大!

因為外相的刺激得到的快樂 只是一時的,只有內心的知足滿足 才能永久!

例如:iphone 5出來了,你有iphone 4的人 就落伍,看到別人 有新的,心理如果沒有知足,那就產生對立 產生衝突,幸福感就幻滅了!

所以四十二章經說:

知足者 雖臥地上 猶如天堂,若不知足 雖處天堂猶不稱意!

所以以前小時候,物質貧乏,你反而不會起心動念,所以大家沒那麼多可以比較,所以 以前的小孩子,泥巴也可以玩 紙牌也可以玩 連酒瓶的蓋子也可以玩,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 現在的小孩 有平板手機,還有電玩,但是 因為推陳出新,他的心一直追,一直心不安定,跟別人比較 推陳出新的東西,反而 因為沒比較就沒有傷害,有比較就有傷害,並沒有比較快樂!

所以我們真正要有幸福快樂,就要靠 慈悲與智慧!

例如:助人為快樂之本!

當你 學習對人幫助起 慈悲 歡喜,就會有幸福感跟快樂!

即使父母 給子女留很多財產,不能給子女 真正的幸福快樂,反而因為財產而鬥爭 紛爭,產生無盡的煩惱!

所以沒有智慧的時候,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跟快樂!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你要有慈悲, 要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當中 是以智慧為出發點的!

你可以觀察 所謂的幸福快樂 很少是因為你擁有甚麼,才會讓你覺得得到 幸福快樂的!

大都是因為你的心 看破/放下/去除執著/心存慈悲跟智慧的善念 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跟快樂!

光靠 外在的擁有的一切 才能得到的快樂跟幸福 是很不實在的,因為 一切事物都是 因緣合和而來的,自然會因為他是無常的,他一定會有聚散,所以,當你不認識一切事物的本質的時候,就會因為一時的幸福,反而變成無窮無盡的煩惱跟苦惱的問題!

所以 這個沒有看透事物的本質是本幻而不可得的智慧 去轉化的慈悲跟愛,他換來的是有漏的,是苦惱的,不是永久的,不是圓滿的!

這種所謂的美好,是不長久的,只是你認為的因緣合和暫時的現象的美好而已!當你沒有看清楚,這種情執的美好 只是幻滅的美好,還是無窮無盡的苦果在後頭!

佛法說 因緣合和,緣聚無生,緣散無滅,那麼 就為用平常心去看待 緣聚 緣散的現象!

緣聚 就不會 開心,緣散就不會 難過!

以平常心 感恩的心去看待所有緣聚緣散,才能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又不管是好的因緣 還是不好的因緣 都是我們分別出來的,如果 無分別想 才能沒有比較 沒有傷害!

例如:最近天氣很冷,你不起分別,隨緣該應對就應對,你在緣起法的冷熱 都沒有分別的時候,就不會被冷熱 產生煩惱!

為什麼分別跟 比較 會讓我們感覺到痛苦?!

大家可以 做個實驗,放三盆水,一盆裡面都是零下很冰的冰水,中間是十幾度的接近常溫的水,一盆是 五十幾度的熱水

把左右兩手 一隻手先放入冰水,一隻手先放入熱水,然後一段時間,把兩手放入中間的常溫的水!

這時候,原先放入冰水的手到了常溫的水 覺得像熱水,放入熱水的手到了常溫的水 覺得像冰水,但是兩隻手都放入是同樣的一盆常溫的水,為什麼 兩隻手的感覺不同?!

因為分別想的緣故,有比較 就有傷害,沒有比較 才沒有傷害!

 

同一個境界,但是 感受卻如此不同!

同樣的 同一個人,因為價值觀不同 就會不同!

例如:你對於妳的先生/你的太太/小孩/或是總統/或是誰,因為 人的價值觀不同,所看的各有不同!

故知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所造!

所以 有時候 你覺得這世間的事物 好不好,都是自己的價值觀 造成的,在價值觀當中 主觀的看法中,造成 自己的冷熱 苦樂世間的感受,無窮無盡的輪迴苦惱!

所以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外在的這些物質跟現象,而是在我們如何去看待外面的這些現象的態度跟心念!

 

 

  所以真正幸福快樂的關鍵 就在於心,在於自己的智慧跟心念還有態度!

好比 你遺失了手機,結果 手機被善心人士 送去警察局 通知你去拿!

為什麼 善心人士會喜歡送去警察局?因為

助人為快樂之本,例如:拾金不昧,這個不昧,就是 符合我們的本心 不昧!故 才會快樂!

只要符合我們本心 的行為 想法,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

悲智雙融,非常的重要,要用慈悲去引導我們的智慧,也要用智慧去引導我們的慈悲,故稱 慈悲跟智慧相融合; 性相俱泯,性 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講性空 或是空性,相 就是講妙有 就是講現象 事相,這裡講 空 跟 有都不可得,所以 不可執空 也不可執有,空就是理,有即是理,實際上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換句話說 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那你就不要執著到底是真空還是妙有了!

說有 有也不可得.說空 空也不可得,你就不要再去分別 是空 還是有,也不必分別 是理還是事,是真空還是妙有!一動念分別 當下就乖了真相!真相就是實相,實相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甚至梨四相 絕百非!

 

故曰理事玄通非相止也。

因為它們是融通不二,那就不需要 分別,這裡說冺除 分別心 冺除所有的對立!

理事玄通 就是 本來 理跟事 都是同一樁圓融無礙的,自然都不需要去分別他!

 

 

 

上來明五止竟

以上就是 修止的五種方法的詮釋,在這個地方都已經說完了!

下面準備要講六觀,但是要從止要修觀,但是有一些問題,在講觀之前 先提止觀關係!

 

- - - - - - - - - -

自下依止起觀。

問:

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

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

- - - - - - - - - -

解:

自下依止起觀。

問:

準上義理。依之修行。足為圓滿。

云何更要入止觀兩門耶?

從前面說的五止,依這五止的方法去起觀修行,細細去看 其實都已經是二締圓融,前面這五止如果好好去修,好像都已經二締圓融,性相圓融了!為什麼後面還要另外提 觀?!為何還要 分開說止觀二門?!

 

 

- - - - - - - - - -

答 :

起信云: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 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若 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華嚴云:

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 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

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

- - - - - - - - - -

解:

答 :

起信云: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法藏大師的意思是說:

雖然依於這個修止 的方法去修,就已經非常圓滿了!但是畢竟 他是偏於修止的觀行,所以還要另外談觀!

如果偏於只是 修止的方法的話,這個修行就會產生偏差!雖然 這個修止已經有很圓滿的道理在當中,但是畢竟還是修止的方法!

偏於止 還是會一些問題產生!

所以他舉大乘起信論說:

止跟觀 都不可有任何偏重,必須止跟觀都要圓融!

如果 修止 可以 對治我們凡夫住著於世間的情執煩惱,因為修止 是讓修觀空,你瞭解世間一切如幻 本空,自然可以讓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執跟煩惱 平息下來!

止 就是停止妄想,因為 妄想都是空,就要放下,不再去執著,自然符合於空!

因為我們的凡夫 會執著這個世間,修止 就會對治 凡夫執著於這世間的有!

也能 幫助 二乘人 捨離對於 菩提道 怯弱的想法;因為 二乘人覺得 要度眾生很難,產生要趕快解脫 遠離輪迴的 怯弱想法!

因為 輪迴太苦了,要你 重新入輪迴中 有很多的苦,無法言說,早求解脫,更遑提要入輪迴度眾生!這就是怯弱!

二乘人 覺得輪迴很真,想要早求生死超脫,但是如果能 觀 輪迴也是空,也是不可得!

另外 有人覺得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怯弱,逃離娑婆國土,不度眾生,這就是不懂得 淨土十疑論當中所說:

-----------------------

問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秖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淨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也。故《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

----------------

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並不是怯弱,而是 我們仍是博地凡夫,要渡眾生 能力還不夠,自己都沒有度自己的能力,更遑論度眾生!

而二乘人 雖然 有自度能力,但是 沒有無量方便的能力,更別提度眾生!

並且二乘人,仍執法有,只是 我無,這一點大家有上過 華嚴五教的小教 就知道了!

因為 修止 不但是 我 不可得,是連 法 也一樣都不可得!哪有眾生 那有法 可得,哪有苦集,又何必有 滅道可修?!

二乘人因為 怯弱於苦集 的逼迫性跟招感性,不知道 苦集的法也不可得,所以急於出離生死!

所以 金剛經說:

度無量眾生,實無一眾生得度者

既然 眾生不可得,哪有 真實的度眾生的境界可得,又哪裡會怯弱眾生的生死境界?!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之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修觀的話,針對二乘人來說,可以對治 他無法產生大悲心 的狹劣過失,因為 他會從緣起觀,去感恩眾生都是過去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給他的種種恩惠,起慈悲心!

所以 修止 就是 讓二乘人 覺知到 無生死境界可得,到生死當中去度眾生,實無生死跟眾生的苦集可得,成就大般涅槃;修觀 是 了知 產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知恩感恩 的觀行,起慈悲起悲願!成就佛菩提!

所以修觀 可以幫二乘人起慈悲,不起 只求自我了脫的狹劣解脫的過失!

因為 眾生沒有解脫,自己也無法真正究竟的解脫,因為自他不二,因為眾生與自己 互為同一法界緣起,眾生與自己是不可分割的法界緣起的關係!

二乘人 雖然 解脫,也只是 法華經當中的化城喻,只是暫時停在化城,早晚要解決 成就佛道的修行!

修觀 除了可以幫助 二乘人 不起大悲心的問題,針對凡夫而言 可以解決眾生不修善根的問題!

因為 眾生 不斷惡修善,是無法解脫!

凡夫只想要樂果 想要幸福,不修善,又哪有樂果 哪有出世間解脫的樂的福報資糧?!

所以 修止 可以對治 凡夫迷惑顛倒的流連迷於外相的過失,修觀 都可以對治凡夫 認識因果/認識修善修福 才能減少出離的影響 有福報跟廣結善緣才能有方便出離的資糧!

 

 

以此義故。止觀兩門。共相成助不相捨離。

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從這樣大乘起信論的這個觀點可以知道:

修止觀,可以因為修止可以幫助修觀成就,修觀可以增上修止 熄滅煩惱!這兩者間 輾轉增勝,互相成就 不可切割分離!

因為止可以幫助觀,觀 可以幫助止;因為 熄滅煩惱 定心 淨心 可以澄清你所觀的境界,所觀成就 可以幫助你更容易 有智慧對治煩惱 產生 定心 淨心的效果!

兩者之間不可偏廢!

如果不修止觀,就無法得入菩提之路,菩提 就是覺悟,也就是不修止觀不可能成佛,佛就是覺者,不修止觀 就無法得到覺悟!

自然無法達到成佛的結果!

你不去修止跟修觀 是無法得到殊勝的覺悟,自然無法成就佛道!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