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學堂
首頁 華嚴學堂

2020-04-30惠謙法師講華嚴五教止觀(09)

2020-04-30

 

 

 

【又問:若假言詮。喚作言何物。

答:是事。

又問:事有多種。或是相事。或是色事。或是理事。

答:此是相事。

又問:相亦有多種。或邪或方圓等相。

答:此是方相。

又問:方相有多種。言多種者。名同事別。

答:此是枕名下方相。】

--------------------

:

上次杜順和尚用木枕來做問答,讓我們了解我們都是分別名相,真正的法,其實是離言!

舉例來說:我們說蘋果,在外國人看會說是apple;又舉例來說: 我們說女人很美,救起妄想分別情執,但是狗跟貓來看 只有主人的概念,對於 路邊的鳥來看 女人很可怕害怕被抓去當食物!

既然 所有一切事法都是透過語言來詮釋的,那麼假藉詮釋名相,他是透過字跟名稱來做標籤顯出那種狀況, 那麼名相要詮釋的又是什麼?

回答:所要詮釋的說明一種事物!

其實名稱是為了詮釋事物而起用的!其實名言是說明各式各樣的狀況

又有一個問題:那麼事法的狀況有很多種:有形相上的狀況.有色法的狀況.有理跟事的狀況,那麼這裡講的木枕是什麼樣的狀況?

回答:他是形相上的狀況

又問:形相上的狀況有很多種,是斜?是方?是圓?

回答:木枕是方方正正的相

又問:方方的相狀,有很多種:他是跟事情不同而有差別,那他是哪一種方的相貌?

回答:我們現在談的是枕頭這個相貌的事法下,出現的這個方形的相!

-------------------

智諭老和尚解:

又問:「如果假借言詮,那麼名言者所詮為何?」答:「所詮者是事。」 

又問:「事法有多種,或是相事,或是色事,或是理事,所言者究屬何種事?

」答:「此是相事。」 

相事者假相也,無有實體。

色事者緣起法也,緣起之法非無,只是其相是假。 

應知色法實相,即是無相。

若執色相是實,便成相事。

故緣起色法無過,因為緣起性空,實相無相。

若執緣起假相為實有,便是遍計執,是以有過。

至於理事,緣起性空即其理也。 

答:「今此所詮者,即是相事。」 

又問:「相亦有多種,或邪(或為斜),或方圓等相。今所言相者,究屬何相

?」答:「此枕是方相。」 

又問:「方相亦有多種,言多種者,名同事別。究是何種方相呢?」

例如方桌、方硯、方器等,皆是方相。今此方相,指何而言呢?

答:「此是方枕,乃枕名下所詮之方相也。」

--------------

 

【又問:名相事八識之中是何心攝。

答:眼識門中第六意識心中名相事。】

--------------

:如此來說:名相 在八識當中 靠哪一種心所攝持而產生的?

 

回答:這是透過 眼根 對於 色塵 產生的眼睛的認識的眼識,由第六意識的心中,起判斷,而虛妄產生計著的名稱相貌的事法

我們眾生就是這樣一直活在名相的事物當中取著過活!

舉例來說:

我們聽到廣播,看到報紙的文字名相,看到讓人憤憤不平的事,就起瞋心,一直批評計著,變成酸民!

舉例來說:我們過去從小到大的生活所見所聞,透過學習種種名相,起了計著,從此活在名相的框框鎖住的框架世界當中!

於是就在第六意識妄生分別!

舉例此處的木枕,我們透過過去的印象跟學習,看到木枕就知道,透過第六意識的分別計著而知道 他是可以睡覺用的

其實 木枕是依相立名的

----------------

智諭老和尚解:

又問:「此名相事,於八識之中,是何心攝呢?」

答:「眼識門中只取其相,第六意識心妄生分別,並且依相而立名,故有名相事。」 

八識者,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謂名相者,透過眼識,由第六意識分別取著,而立名相。 

此處云枕相,故言眼識門中。

其餘聲香味觸相,應云耳識門中,鼻識門中,舌識門中,身識門中,第六意識心中名相事。 

--------------

【又問:從何處得此名相事忽然於意識心中現耶。

:從種子來。

:何以得知。

:此枕名相不得作席名相。故得知從種子來也。

:種子從何處得。

:從邪師邊得。】

-------------------------

:

於是有問題的人問:這個木枕是從何處得到這個名字相,而在意識心產生這樣認識認定的動作?

回答:這是從第八阿賴耶識的種子印象而來的

又問:那麼怎麼知道是從種子來的?

回答:我們稱枕頭的時候 ,絕對不會把它當成是 草蓆的名字的概念;故知 都是從透過過去的生活的印象學習的薰染種子而來的!

這說明我們不會混淆掉 枕頭 草蓆的不同,一聽到這種不一樣的名相,就知道 他種在我們阿賴耶識當中種的種子不同!

從小我們透過學習,我們華人透過學習灌輸 看到枕頭 就會 稱它為枕頭;但是外國人 從小並沒有熏修過 稱他為枕頭,而是稱為Pillows,所以你跟外國人說枕頭 他不知道這是什麼,因為他過去沒有熏修過 稱它為枕頭的種子,所以 所謂的名相 是由過去所熏習的種子而來的!

又問:種子從那裡而來的?

回答:從邪師的教授而來;

為什麼此處稱邪師?因為 計著這個東西為實有,而教導我們以為這個東西很實在,起執為分別這些緣起為實有!

此處的邪師是指 幫助我們起計著執取的人,不是 外道或是邪教 引導錯誤的這些宗教者!此處要特別說明!

種子是第八阿賴耶識 親自生起(在學十玄門時 我們有說過 一乘緣起其實是自體法界,表示 法界緣起 阿賴耶識 很相近),所有我們看到 毛巾 桌子 其實都是 阿賴耶識 所變現的變現相,這個結果 一定有原因,他一定是由種子產生現行而產生的,所以它的根就在種子,其實種子都不離開阿賴耶識的範圍,既然種子不離開阿賴耶識的範疇,那麼現行所現相 也是如此,只不過 種子 現行 只是因跟果 的相貌狀況上的不同而已!他是種子跟現行 之間的關係,但是其實都不離開阿賴耶識的自體法界!

由此可知,也不離開華嚴的自體法界的緣起,只是它是因跟果的關係而已!

對阿賴耶意識來說,種子是果;現行是因,因為有現行的[] 才會薰染反勳產生阿賴耶的果,種子其實阿賴耶本身的[],因為 種子的果集合起來就構成阿賴耶的整體!

對於現行的角度來看 種子是因,對於種子來看 現行能生一切種子 故現行是因!

其實種子跟現行是 阿賴耶的功能差別!

一切諸法的種子都會收藏到阿賴耶識當中,遇緣 他就會異熟產生結果現行!

什麼叫做阿賴耶  親生自果功能的差別?

種子 是阿賴耶所變現的相分,因為它可以被分別(被分別的是相分);見分 就是能分別的,透過意根(七識)可以能分別;都不離開第八阿賴耶的體;

如波浪,波浪有浪相有分別,是種子是有分別的;故說種子是阿賴耶識的用(能起作用),他可以產生染淨果報,是所生

而波浪的水性,是無分別相,所以講阿賴耶是種子的體,他是無差別,是能生

阿賴耶識當中 能在自體當中 產生能生的體 而會去所生種子跟現行,換句話說種子跟現行都是阿賴耶識所起的作用(用)

這種 能生/所生 都不離開阿賴耶,故說他是 親生親生什麼?自體的因的種子跟 果報 產生功能上的差別!

所以說 第八阿賴耶識所變出的相分(種種變現的境界相),他會因為時空而產生無量的差別;同樣的阿賴耶當中的種子也會產生無量的差別;

由於有差別,故有界別,故生起十八界不同界分類的差別!乃至有種種不同的法界差別!

故佛經上說:

一切有情,從無始生死以來,經過不同的生世,而有種種不同的差別的界別;如同 惡夜叉們的相聚,其實他是法爾如是(自自然然的)!本來是無性無體 可得的,那麼既然是無性無體,不管怎麼變都是不離開自己的心而已,那又怎麼會感覺好像是離心之外的外境呢?

由此可知種子是從 第八識所變現的相分,第六意識執第八阿賴耶識的自體的相分,執著他為實有的外緣而有外境!

舉例來說:我們做夢夢到夢中有老虎,其實老虎並沒有離開我們的心,但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迷,執著 第八阿賴耶心中所變現的(相分)老虎為實有,以為真的有老虎這個外境,所以種子都不離開自體的阿賴耶,本來虛妄,但我們被自己從過去印象 夢中的父母師長(阿賴耶中所現的邪師)所產生邪分別(執著自己的相分為實有),而分別一切的名相

好像夢中 本來沒有老虎可得,但是我們迷在夢中 告訴我們老虎可怕的人,也讓我們邪分別 以為老虎可怕,所以在自心夢當中 心外求法 執著取法,以為真的有老虎,老虎一來 就趕緊逃跑覺得可怕!

就這樣種子產生現行,現行熏種子,越滾越大越執著,由此妄有生死!

故說 種子從邪師來

--------------------------

 

智諭老和尚解:

又問:「從何處得此名相事,忽然於第六意識心中現耶?」答:「從種子來。

 

外現諸法相,能令第六意識心中,現諸名相事。

故外現諸法相,即是令第六意識心現起名相之種子。然此種子,即第八阿賴耶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也。

唯識云,此阿賴耶識,能執持諸法種子,令其不失。故阿賴耶識,又名一切種。

唯有阿 賴耶識能持種,餘法不能持種。 

  何謂阿賴耶識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呢?

原來種子雖依第八識體,而即是第八識自體變現的相分。故曰親生自果功能差別。 

所以第八識是種子之體,種子是第八識之用。種子是因,有能生義。所生染淨

果報,是所生義。然能生所生,皆第八識自果功能差別。換句話說,皆第八識自體所變現也。 

第八識所現相分,有無量差別,故種子亦有無量差別。

這種種差別,經上名之為界。

如經云,一切有情,無始世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

界,即種子差別名。 

問:「何以得知,意識心中所現名相事,是從種子來呢?」答:「此枕名相,不得作席名相,故得知從種子來也。」 

因為種子有種種差別界,故有枕與席之名相不同。

如果不從種子來,應該一切法皆是名相,而名相應無差別。

今以種子有差別,故有一切法名相之差別。 

種子是第八識自體相分,而相分有種種差別,所以一切名相,方有差別。 

因為一切法因緣所生,無性無體。既然無性無體,云何而有一切名相之差別?

原來心外無法,一切法差別名相,皆唯識所現。

唯識是一,云何能現諸法差別名相呢?

因為第八識中執持種子不同,故能現一切名相差別。所以說此枕名相,不得作

席名相,故知從種子來也。 

問:「種子從何處得?」答:「從邪師邊得。」 

我們已經知道,種子即第八識所變之相分。第六識於此第八識自體相分,執為

實有之外緣,因而產生分別我執。

若論正法,一切法實相無相,原無相分可得。然因邪師邪教生邪分別,以致第六識執取相分為實有。乃至引為種子,分別一切名相。故曰種子從邪師邊得。

 

 

 

課後討論的部分:

 

2020-04-30 華嚴五教止觀課後討論部分延伸心得
我們每次的華嚴課程以後的討論都很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特別另外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研經讀書會另外貼出 討論影片的原因,因為每次上課完以後透過討論,我們會從課程中發現更多不同的思維跟想像不到的角度跟思維空間,最後每次上課的住持和尚給大家做的每次討論結束的總結也都很精闢!
發人深省跟獲益良多!
這就是 藉由上課後的討論,讓大家都有一種 滿載而歸的感覺的原因!
我們上上堂課,已經將華嚴五教的小教(二乘教)的教理說完了,那時候有提過 智諭老和尚 用小乘教的六宗的教理的演進,演進到最後一宗 稱為諸法但名宗,也就是諸法 除了名字跟名相的諸法代表以外,沒有一個法是真實的!
上一講我們進入 華嚴始教的教理,他反而破解了這種理論,他用一個木枕來說明,名字 是 名字,但是名字只是我們虛妄假設安立的並不是真正的木枕!
所以衍伸到我們這一堂課的內容的一開始告訴大家,「木枕」這個名詞 並不是 真正的木枕這個法本身!
就好像 我們想要告訴別人,月亮在哪裡,你就用指頭指著月亮的方向,但是指頭只是幫助你指引看到月亮的指標或是mark而已,手指畢竟不是月亮!
他只是幫助你看到月亮的方向而已!
由此可知,諸法但名宗所謂的諸法但只有名字法相而已,並無真實,也是一層執著!
我們這次的討論的最後,師父做結論的時候,他舉 智諭老和尚 在我們這次課程的註解中有一段 認為小乘教的人會為了 名相/善惡/解脫跟煩惱/涅槃跟生死,升起兩邊的執著,卻不知道 這些教法也只是佛陀為了幫助我們認識佛法的方便法的名相跟法而已,所以我們到臉書上可以看到很多學小乘的都跟大家爭辯小乘法為殊勝,認為大乘非佛說或是非佛法!
殊不知,產生了對於法的名相的觀念的執著,故又稱為法執!
他們對於大乘法/一佛乘法講的覺得很不實際,認為空性 很虛無飄渺,其實他們應該來學華嚴經的事事無礙境界的內容,也該學學華嚴宗的祖師杜順和尚的這幾部論的內容學觀,就會明白!
就因為當初為了打破小乘教的名相上的實事求是,所以大乘教的始教 設立 虛妄唯識宗來引領我們進入大乘空理之門!
我們在小教的教理時之前有說過,我們的第六根意根,在小乘教來說 他把意根形容很像 蓮花的樣貌,我們看看我們的腦的樣子 是不是很像蓮花側面的樣貌,但是他們只知道 意根的表象,好像水上的蓮花,你只會看到水上蓮花的相貌,但是水下最深隱的莖跟根是在水下看不到的,那個就是 大乘始教 唯識的第七末那識—我執意識,我們稱我執 又稱為 俱生我執;
也就是說 這種我執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隨便在世間牽一髮就會動上全身,做什麼事情都是以[我]這個執著去思考考量想像,你很難脫離[我]的魔掌!
而這個[我]執的第七識從哪裡來的?
小教的時候,註解中也解釋說過,因為 第六意識 他會去看(去緣—見分) 第八阿賴耶識倉庫中的種子(所緣的種子相貌—相分),他會執著這個就是我;就好像 有人掉到水裡去溺水了,為了這個[我]可以生存,於是水裡有任何可以抓的水草/人/東西/浮物,凡是他可以抓的,他都會本能地去抓,我們的第六意識 也會因為第七識的我執(好像在水裡溺水會為了生存產生本能的執取)而去抓著第八阿賴耶識的印象種子不放;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
舉例來說:我們在俗世間很多歌星都在唱的情愛的歌,當愛情失去了,他就唱他內心有多痛苦的歌曲,當覺得愛情很幸福的時候,就會唱貪取想像愛情很幸福想要佔有執取愛情的歌曲!
原因就是 他執著阿賴耶識當中的那個印象為實有,所以你問人他自己,他就會介紹他自己的過去/他的經歷,每個人都活在自己過去的經歷的(帶質境的)影子裡,認為那個就是他,就是他的過去;如果每個人都把他阿賴耶識過去帶來的經歷的種子印象通通都抹去了,你要他介紹他自己,他要怎樣介紹:什麼是我?!
他一定是啞口無言,沒有過去的人,他要如何形容他自己?可見得我們所認為的這個「我」其實是活在阿賴耶識過去含藏無量無邊的種子的印象的影子底下而已!
而這些阿賴耶識的種子 也要依託我們用種種的名相 文字 語言,來詮釋他,你才有可能說得出來—什麼是「我」!
所以諸法但名宗 就是告訴我們,諸法但有其名並無真實;他怎麼樣也無法講到碰觸到 阿賴耶識當中的真實的一面!
我們都知道—阿賴耶識是半真半假!
阿賴耶識的半真部分就是 我們的真心—如來藏心,他的假的部分 就是一切萬有的諸法的種子/根身/器界 所呈現的一切萬有虛幻變化的諸法;
我們一般人對於 阿賴耶識所謂的半真半假的認識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 如來藏心 佔據了阿賴耶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一切妄法!
其實 所謂的半真半假,是一體的兩面,好像 一個球,在太陽底下,他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不管光明的一面還是黑暗的一面 只是呈現的相的不同,其實他都是不離開這個球!
我們在舉 杜順和尚最喜歡舉例的:波浪 跟 水性,波浪有千萬的生滅高低起伏前後大小的相,但是全部的波浪都不離開水,所以 你說 半真 只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這是錯的,你說 半假 也只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也是錯的;就好像海水的波浪,波浪本身是水的全體產生的相,而支撐他產生波浪的本體性質就是水性;
所以以前我們學教的時候,祖師告訴我們 全真即妄,全妄即真,我們很難理解!
等到你學了華嚴宗的法界觀 的理事無礙觀的時候,你學會了 理遍於事,事遍於理 這兩門,你就真的認識到了 阿賴耶識的真正的樣子!
我們以 大乘起信論講的一心開二門,一個是心真如門,一個是心生滅門;在心真如門當中,告訴我們 一心 本具三大,也就是體大 相大 用大;體大 就是 講一切法的體性(空性),相大 就是一切法的現象(法相),用大 就是講 由體大轉換成 相大,相大回歸到體大的這些一切的作用(心體的作用)
以波浪為例,波浪之相就是 相大,波浪的體性是水性 就是 體大,水因為風的因緣還有地球磁場引力的關係等一切因緣成熟了 他就會產生波浪的作用,但風跟引力消失了又回歸於無浪相的平靜 這個就是 用大!
所以你可以說 阿賴耶識是真?是妄?
其實 阿賴耶整體是真,也是妄,也非真,也非妄,這就符合了<<中論>>的八不中道的真如法的詮釋!
真 是講 阿賴耶識的體跟作用的樣貌;妄 是講 阿賴耶識的所呈現的一切妄相!
其實通通都不離開 阿賴耶識的範疇!
我們這次的上課內容當中的註解有講到阿賴耶識 所產生的一切妄相,他的本身 其實就是 親生自果功能差別!
阿賴耶識 有能親生 一切,這個能親生一切 就是 它的作用—用大!
自果功能 就是 法身 就是體性,所有的因果都不離自體的範圍,這個是體性---體大!
功能差別 就是 一切妄相差別,都是因為 種子產生現行 的所有現象,例如修惡法 就會產生苦果的境界,修善法 就會產生 樂果的境界,苦果跟樂果的境界 相差懸殊,同樣的惡法跟善法 在我們造業的人本身因為心很迷覺得他們之間差異不大,其實 妳觀照你造善當下的心境 跟 造惡當下的心境,他們也是差異很大!這種一切有別的境界,又稱為界,界 就是界別的意思,就是法界的境界不同的意思,這些法界所呈現的境界相 就是這個相---相大!
其實 三者之間 都不是只是阿賴耶識的部分,而都是阿賴耶識呈現的全體!
什麼意思呢?
你在造業的時候,同時間 他整體全心會呈現 造業的樣子—相,你不可造業沒有相,沒有相 你在造什麼?舉例來說:你餓了 你想要吃東西,吃東西 一定會有他要吃東西的相;
同時間 全心正在作用—用,他不可能脱離得了能作用的功能,如果沒有作用,他哪裡能造業?舉例來說: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你要去吃東西 你就一定要心起了作用 才會去做,沒有作用 就不可能去做;
同時間 全心必具他的體性—因緣無自性的體性,如果他是有自性的,他就無法去做這個事情,就是因為它可以無常性,可以隨著諸法而緣起的體性,所以 他才有辦法去起用大的作用,我們佛法說:體用不二,因為 你在作用的時候必具緣起體性,你有緣起的體性你才有辦法去隨著緣起起作用;舉例來說:如果 諸法有自性的話,那麼你肚子餓,餓如果是有自性的話,他就只能從頭到尾都只能是餓這個現象一直下去,他不會轉換成其他的法,就因為它可以有隨著諸法緣起的空性,故他可以轉換成去找東西吃,而讓餓 的現象消失!由此可知 餓 這個法 他是沒有自性!
凡是有自性的法跟東西,
我們花了大篇幅的說明 阿賴耶識的半真半假的內涵!
就是要說明 這次所講的[阿賴耶識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其實這也是華嚴宗的義理!
師父在這次的討論中講法中有教大家到 華嚴一乘十玄門 的開宗明義的論文當中去找 這段話要講的義理,在十玄門當中 杜順和尚說:
明一乘緣起 自體法界義者…..
又說: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之因之與果
換句話說:這句話跟 唯識宗一開始開宗明義所講的:一切法 都不過是 唯識無境!
換句話說:一切法 都不過是我們的心 妄想分別 想出來的,全部都只有心識作用,心意識所感受到的虛妄的東西而已,除了心意識以外沒有一切真實的外境!
唯識宗最有名的在唯識二十頌舉夢境為例子,在夢境中你覺得什麼都好像真實的,其實做過夢的人都知道,夢境當中一切你感覺到很真實的東西,都不過是自己的夢心想出來的,雖然夢是假的,但是隨著夢心想出來的,你就會覺得什麼都是真的!
其實 雖然夢心想出來的是妄,是假;但是他當中也具足所有真如的成分!
我們用這樣的譬喻來舉例來說,大家就知道了:
舉例來說:在桌子上有一隻螞蟻在爬,螞蟻的世界裡他只有點跟線的世界,不是待在原處的一點位置上,不然就是往前走 形成一個路徑的線,所以螞蟻他是活在一度空間概念的生物!
這時候,我們人類是身處於三度空間的生物,你突然用手從空中往下到桌面上,螞蟻走到一半,突然被人的手給擋住了,他就會覺得不可思議,在他的法界裡 這個是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有神明用神通力讓他無法前進!
他怎麼樣想破頭腦都無法想像 在人類來說很輕鬆容易認知的三度空間的立體空間感的z軸從空中下來就讓他無法前進!
一度空間就是只有點跟線的認知,二度空間就是平面的一個區塊的概念,我們畫圖的紙張一定是四個線或是多個綫圍繞圈在一起,你在這個空間裡才能作畫,三度空間就是我們現在人類的這種立體的長空高的三種空間,四度空間 就是時間,我們就是被四維空間框住了變成有一期生命有限的壽命的時間,我們人是三度空間的生物,不是四度空間的生命,如果你是四度空間的生物你就可以知道你的所有的過去跟未來;到了五度以上的空間的人,他可以看到跟生活到 每個時間點內 你做不同的事情跟造不同的因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的所有生命不同的體驗!
其實一度空間的生物真的就只是一度空間的生物嗎?
那個只是他的認知是一度空間的事物而已,我們看螞蟻這種一度空間的生物,他有二度空間的框,螞蟻有身體的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實質身體,他也有四度空間的一期的生命的內容,同時他也擁有五度空間以上無量度空間維度的內涵,例如說他今天碰到一顆糖 他有叫同伴來搬/還是自己先吃不跟同伴說/還是…無量的可能,他有無量因果的享受!
由此可知,即使是像螞蟻這樣只有一度空間認知的生物,他也本具佛性,具有無量空間的實質內涵在他的身上呈現!
就好像我們人只有三度空間的認知,但是也具有 壽命跟不同緣起就有不同結果這些多重空間的本質在自體上!
所以 佛性本具,對應到我們 華嚴宗講的一切都不出離 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的因跟果而已!
但是雖然同樣具足 同一自體法界緣起的因跟果的能力,但是認知上會因為業力的差別而有不同,他的認知為什麼會差別?
因為迷悟而有差別!
舉例來說:我們三度空間的人看一度空間的螞蟻,螞蟻的認知 只有一度空間的認知,我們用手下去擋住他的路的時候,他很驚訝,這是因為他在迷於只有 點 跟 線的有限的認知,所以他在於迷;同樣的 四度空間的生物來看 我們三度空間的人,只能認知 三度空間當中所以感覺到的長寬高的事物,以為這些才是真實,活在這個境界中以為都是真實,他會覺得我們 不知道現在做這個事情,會導致將來因為這個事情而死亡,由於我們無法認知到四度空間的時間當中 現在的因造就未來的果的時間感,他會覺得我們很愚痴!我們是迷在 三度空間的事物的世界裡!
我們學華嚴宗就是要我們認清打破這種有限的認知,舉例來說:
我們這次上課跟討論的教理,告訴我們 名相 並非 名相所要表達的事法本身;名相 非 名相所說的事物,這個是從理事無礙觀的 真理非事門,事法非理門 的角度去看,確實 我們所執著的都是阿賴耶識當中對這些真如實際事物的種子印象,來錯誤的認定 這些妄想就是這些事物!
所以 理非事/事法非理門 就是要我們把這兩個分開來區別認識,用意就是要我們 不要執著於 第六意識透過第八阿賴耶識藏識當中無量無邊的印象,去想事情,去虛妄分別計較,以這些印象為實,為自己任性的觀點,以此過活;其實這些阿賴耶識過去生活中經驗過的種子,就是 所謂的名相;都是邪師教導我們得來的,這些邪師(就是錯誤的認知跟傳授跟經驗,任假為真的產生情執)也沒有離開我們的阿賴耶識!
雖然 事非理,理非事,但是我們學 理事無礙觀的時候也學過 理遍於事,事遍於理;也學過 依理成事,事能顯理 或是真理即事,事法即理,舉例來說:
我們學華嚴十玄門的時候 教導過一可以即於一切,一切也一樣即於一;舉例來說:
我們念佛,念佛 就是稱佛的名字,名字 一定不是 事法,但是透過名字 他卻可以滲透深入一切事法,以名招德,可以招感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跟現前,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事法的果報現前!
舉例來說:我們造殺業,就會招感到短命多病的果報;殺業這個法,跟短命多病這個法,這兩者間是不同的;以 理非事,事非理 這兩門來說,理一定不會是事;同樣的 殺業 也不會跟 短命多病 這兩者間畫上一個等號!
但是你感覺不怎麼樣的殺業,自己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卻可以因為這個因而招得這個 短命多病的果法的事!
所以 事非理,理非事 只是理事無礙觀的真如法的一個點,他的另外一個點 就是華嚴所講的 理能成事,事能顯理的這個點!
舉例來說:因為 殺業的這個心的理,就會成就 短命多病這個事的果!
從短命多病的這個果,回過頭來看他的因就是殺業的心這個理!
理事之間的關係是融通無礙的!
我們在造殺業的因心的事心的理 跟 事,他會不可思議的呈現 短命多病一輩子受到恐懼折磨的 未來的事的果報,這是你在造殺業的時候你無法想像的,所以 從殺業 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未來的短命多病的結果,這個稱為不可思議的業力因果境界,其實這都是從自己的阿賴耶識自體法界發動的,從來都不曾離開阿賴耶識變現的感知跟本體(自體法界的因跟果)!
所以在華嚴經入法界品當中 有一個善知眾藝童子 他傳授華嚴字母的法,從每一個華嚴字母的名相聲音的這個法,每個法都可以深入各式各樣周遍法界的般若波羅密的境界!
讓你知道,名相 並不是名相 這麼簡單,他就好像 我們舉起手帕的一個角落提起來,就可以把整個手帕都提起來!
這個就是 華嚴的法界緣起,一 就可以成就一切,一切 都在每一個一當中就圓滿俱足無礙!
所以 有一次 廣欽老和尚 快要圓寂的時候,他有點生病,他說:寺院中的人希望他長久住世,身體好,就要把大藏經拿出來誦大藏經,於是他的弟子們就很孝順用慌張的,每個人都去藏經閣的大藏經拿出來念;結果正當大家一團亂的時候,突然見到廣欽老和尚很大聲的笑,就跟大家說:
我只要念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就把整部大藏經都念完了!
這個就是 華嚴經所講的 舉一 就能成就一切,一切都包含在一當中圓滿的具足!
我們學過華嚴的人,就是認識這種理事無礙的關係!
你有學過華嚴又念佛,你就會覺得 妳所念的每一句佛號 都有無量無邊的華嚴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智慧的認識在裡面!
這跟你沒學過華嚴的念佛人,你跟他講 廣欽老和尚這個公案的時候,他就會執著 念佛號這個法是最殊勝的,他無法融通 這一句佛號跟整個大藏經之間的關係,或是一句佛號 他可以具生與一切 我們所有外面十八界/五蘊身心所感知到的事法境界 這之間微妙的關係!
所以同樣是念佛號的念佛人,他的智慧跟境界就會有差別,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經教的原因!
你不學華嚴經,你就不知道 為什麼樣教你念佛的原因/目的/跟他內涵深層的道理!
我們都說破疑才能生信,淨土法門說:念佛要具足信愿行,華嚴經就是要告訴你為什麼要念佛?念佛會產生什麼樣的不可思議的理事無礙跟事事無礙的自體法界因跟果的形成的道理!
他就會破你念佛的疑,在<<阿彌陀經>>上說過因為念佛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得到諸佛的護念,決定可以超越生死到極樂世界永斷生死,這是很難信的法!
這就跟你跟小乘教的學人說:念佛可以超越三界超越生死!
說破嘴他也不會相信!
因為他不知道 華嚴宗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周遍含容的佛的智慧跟角度,就跟你跟螞蟻說:因為有三度空間所以我才可以用一根手指擋住你前進的路,你教螞蟻怎樣思維怎樣想,就算是想破頭他也不相信也想像不出這是為什麼!
我們之前學過真空觀/理事無礙觀/一直到 事事無礙真正的華嚴法界觀的周遍含容觀的時候,說過:
就因為一切任一事法本身他可以通入 理體,而這個理體 在一切法都是同一體性,所以事達到極致進入理體,再透過理體的認知他可以周遍含容進入改變一切由李體所形成的事法!
這樣你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 殺業的心,他可以透過殺心之相的事進入內心當中的理體,通達與他相應的 短命多病的事法!
同樣的你也可以透過 念佛的事越念越深入,入到念佛的理,由理能成事的作用,進而發動與念佛相應的諸佛護念/諸佛接引/跟極樂世界的果事!
你這樣的體會,說給 念佛的人聽,他沒學華嚴,他一定會覺得你說天方夜譚,聽不懂,因為迷悟有差別,就好像 螞蟻跟人 之間迷悟的程度有差別,所以他所認知的境界也有差別!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你的迷悟有差別,於是九品蓮花跟 四土界別也自然會有差別;就好像你要上幼稚園跟小學的學生,一下子要他去念 研究所跟博士班的課程,絕對對他是一種折磨!
所以 一開始跟華嚴一佛乘法相應的人最有福!能夠接受華嚴一乘法,並且熏修學習的人,他的智慧有別於其他三乘法的智慧!
將來去淨土的果報也有別於其他還在三乘法層次的果報!
在華嚴宗來說,善知眾藝童子可以舉華嚴字母的音相/字相/事相達到 周遍一切般若空相無相跟不空相無不相的廣大無邊的境界當中!
因為你念每一個字的當下,全心就是這個字的法界,這個字的法界顯,則一切法界隱,這是理事無礙觀講的 理能奪事觀,或是 事能隱其他一切法界的理觀!
但是這只是隱藏而已,但是 他的顯法卻能改變一切的隱法,就好像我們舉手帕的一角提起來,你只會注意到 舉手帕的這一點上,手帕其他三個角落就不會注意他,但是不會因為其他三個角落隱藏起來沒去注意他了,就不會影響,相反的 其他三個角落都跟 我們舉起的手帕這一角是同一條毛巾,是一體的,所以你舉起毛巾一角提起的同時,其他三個角落也一起被手提起來到半空中了!
這就是 華嚴經法界觀週遍含融的舉一法 可以影響 一切法的主伴/廣狹..同一自體法界緣起的道理!
這次的討論非常的精彩,我們眾生一直都活在自己過去的名相印象的象牙塔的走不出來!
被自己既有的印象成見給框住了,永遠走不出自我錯誤暗示的影子裡!
透過 華嚴始教的用唯識無境的認識,會幫助我們認識虛妄意識妄計的認知,這個又稱為遍計所執性,是眾生從無始以來戴著有色的眼鏡所看到的錯誤的知見跟認知!
但是名相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以華嚴宗來說,佛陀也是要靠過去生的經驗種子跟印象,才能 權說一切法,來度化眾生;而且也要透過這些一切經驗種子印象的法,才能修行成佛;也要透過認識一切萬有的認知,才能隨舉一法的真如實際,透過真如實際而圓滿一切妄法的改變跟圓滿,最後福慧圓滿,神通智慧圓滿而能眾生度盡而成佛!
就跟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一樣,水並沒有錯,會載舟會覆舟是操控的人的問題!不是水的問題!
同樣的我們的認知跟阿賴耶識當中一切千差萬別的萬法並沒有錯,有智慧會用的人就會變成一切法都是解脫法都是神通妙用的佛法;沒有智慧不會用的人就會被繫縛,變成世間的煩惱法跟生死法!
最重要的始教就是教我們透過 唯識相的生滅 去認識到 唯識性的不生不滅的無生性;因為 華嚴始教結束以後 進入 華嚴終教,華嚴終教 就是詮釋如來藏心 一切唯心的教理,所以此處 始教的教理 接引回大心的 小教的人入大乘,在幫他們在透過事的生滅認識到理的無生理,過渡到 大乘終教的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的教法 做一個銜接!
我們這次上課講過 名相 不過是 第六意識 形容 第八阿賴耶識中的抽象認知事物的詮釋的名稱而已!
例如說:你說 木枕,你就會從自己過去所經驗過的印象當中,找出小學學過的 木 跟 枕這兩個字的種子,然後會從木頭 跟 枕頭這兩個名稱的認知學習的種子,連結到過去所經過的 五根(眼耳鼻舌身) 對於 五塵(色聲香味觸)的認識所認知的五識的種進阿賴耶識的種子的樣貌(又稱為法處所攝色—例如:我們一說到 麵,你的腦海就浮現一碗香噴噴的麵的樣子,他所經驗過的形色(色),聲(吃麵時跟做麵條的畫面的聲音).香(煮好的麵的香氣).味(麵的味道).觸(熱騰騰 滑澀軟Q適中的吃麵時的舌頭上觸覺的感覺),這些畫面就會浮現,這就是阿賴耶的種子,因為他有帶色法的實質的樣貌 又稱為帶質境的種子),因為我們執著第六意識緣第八阿賴耶藏識中的種子,所以一說到木枕 你就知道木枕真實的法會像什麼樣子,這個就是 從現量的經驗種子 產生比度樣子的想像的比量!
我們既活在計著名相的種子,也計著名相所呈現的過去經驗帶質的前塵影事的種子,以為實有!於是活在這樣的認知的世界裡!
在聖者來看,這都不過因緣和合之下的妄法產物,舉例來說:你說[麵],老外的藏識當中沒熏修過[麵]這個名詞,他就無法把[麵]跟麵的影像連結在一起,由此可知 名相 如幻不實;又例如:有人從來都沒吃過麵,你跟他說麵的很多事情,他雖有無量的名相跟形容詞 他也無法理解真正的麵是什麼!由此可知,前塵謝落影像的種子是如幻不實!
雖然都不實 但是都本具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含藏的無量無邊的可能的種子當中,本自俱足!
舉例來說:
我們每次晚課都要念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
佛法僧 三寶 無形無相,他本來就具足在我們的自性當中本來就有,但是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他呢?
以華嚴宗的理事無礙觀來說,事能隱理,理能奪事;因為我們執著當前的境界的事相,你就把本具的佛法僧三寶本具的理體給隱藏了,所以你見不到 我們這個虛空時間當中充滿了佛法僧三寶,並且是充滿不動;但是你有一天你通達了 緣起的理以後,佛法僧三寶的事就會因為緣起的因緣成熟了 事就會奪去所隱藏的無相的理相!
換句話說:如果佛法僧三寶不是常住不動充滿在那裡的話,你就算是怎麼用功 也不會出現 遇佛 聞法 與僧團一起共修 的事情出來,所以 佛法僧三寶是常住的,但是他必須賴緣而起作用產生我們可以感受覺知到的三寶間的事相出來!
所以我們每天晚課都要念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
就是相信 佛法僧都本來具足在我們的自性當中,但是他是隱藏在我們的自性當中充滿的,這個是真諦,他的體性會賴緣而起作用,這個是中諦,等到 賴緣而生起 佛法僧的事相給我們感知到的時候,這個是俗諦
所以我們念佛念法念僧,發願皈依依止,稱唱這樣名號的時候,就是希望祈求 本具隱藏的佛法僧三寶的理體,都能全部發起作用,進而產生 事法的相貌出來,全部充滿在我們的十八界跟五蘊的世界當中 一直現前!
這個境界 就是 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
什麼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就是 本具隱藏的佛法僧三寶的世界,全部一直顯現出來在我們的十八界跟五蘊的事法的世界當中!
這個才稱為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當中講的諸寶行樹八功德水…這些都只是表相概略地說極樂世界的樣子,那個是吸引我們去的糖,好像你要誘惑小孩去做什麼就用糖去誘惑她,誘惑她—你這樣做就可以吃到糖;可是真正的糖的背後的極樂世界真實的樣子是什麼呢?
就是圓滿普賢十大願王,做普賢十大願王的事情的夢,我們做眾生是做眾生貪嗔癡起惑造業生死輪迴的夢;而菩薩跟諸佛是做 普賢十大願王 佛的事業的夢;兩個都是做夢,都一樣在夢中有十八界跟五蘊的世界,但是一個夢裡全部都是活在常住佛法僧三寶一直呈現的夢,一個是把佛法僧三寶常住隱藏在自性當中鎖住沒有呈現出來變成事實的夢!
所以此次上課的內容有一段 杜順和尚說:
事法有很多種:有相事(有形相呈現的事—五蘊所有的相所呈現的事),有色事(色法的塵所呈現的事),有理事(看見事背後所呈現的理的事)
我們凡夫都跟諸佛如來 都有這些本能,無二無別,但是所呈現的俗諦,所作用的因果不同罷了!體性上是無二無別的!
透過每次的討論跟華嚴宗上課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的智慧看到各種不同的面向,跟參透自己智慧看不見的死角!
討論是上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過去佛陀時代,佛說法以後,或是教授弟子們親自實修禪定教觀以後,比丘弟子們聚在一起討論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老師教的是老師教的,但是不同的同學們所學的體驗都不同,透過討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不知道的死角,同時認識到不同的智慧跟增長!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