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學堂
首頁 華嚴學堂

2019-06-20心善寺惠謙法師講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15)

2019-06-20

 

 https://youtu.be/bcWk5WJgZsQ

這一講要進入時間的十玄概念,我們複習一下前面四門的十玄門的內容:

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

(這是約相應無前後之說:

這也是以緣成的概念是時間無先後可以分割的概念,

雖然無先後的概念,但是不廢緣起因果相跟時間先後次第的概念,

只不過從初發心到成佛每一步都是成佛,初發心即同成正覺的概念;雖然一步到就成佛,但也不能廢了緣起需要步步都成就才能到達成佛)

二.  因陀羅網境界門

(這是以譬喻來說明佛的海印三昧華嚴境界重重無盡:

這是用譬喻來說明自體法界三種世間圓融互融互攝無礙的關係「三種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國土微塵世間.受報眾生世間」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我中有一切,一切都有我,

我你他互相具足重重無盡緣成義,最後來說明一切眾生成佛,眾生世間也不減,諸佛世間也不增,來說明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圓融無礙關係)

三.  秘密隱顯俱成門

(這是約緣起的性質而說的:

舉半月滿月是緣起的相:

事相上一切事,都有具足緣起成就一切的法隱藏在任何單一法當中:

但是顯半月時,這當中隱有滿月的緣成關係在當中;

在顯滿月時,這當中也是隱有半月的緣成關係在當中;

換句話說佛的海印三昧一佛乘可以觀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只是隱顯不二的!

在舉半月滿月的本體,本體是不變的,但會隨著當時的緣起不同角度而看成是滿月半月的現象!

這一門當中杜順和尚舉了四種譬喻來講解這種隱顯俱成一法顯而具無量緣起的秘密在其間的概念:1.半字滿字 2.半月滿月 3.八相成道各相生滅相同時俱成 4. 十數譬喻法

四.  微細相容安立門:

雖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顯一隱一切,顯一切隱一,一多互融,無前無後同時具足成就,都是講同一相的性質相,但是一相當中仍有微細緣起上的不同相貌:

  1. 我們大都以一微塵以為小,以無量佛國或須彌鐵圍等山以為大,但是卻在緣起上可以互融互入,這是超過我們想像的圓融無礙的觀念,這不是神力變化而成的,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的
  2. 雖然一塵可含攝一切佛國,包括淨土/穢土,三方/四維/圓世界;仰世界/覆世界,但是都是可以含攝在一塵一念一毛當中,雖然在一塵一毛當中,這些世界有幾種特質:
    1. 一微塵能攝入這些世界不會有擠壓窘迫之相
    2. 雖然都攝入這些世界在一微塵當中,不會破壞其微細的特質跟不同的相貌
    3. 雖然攝入於一微塵當中這些世界在一起,各自的世界的法,仍互相不妨礙破壞各自微細不同的特質
    4. 雖然攝入這麼多的世界,但也不會雜亂,而是各自層次分明,並且不生不滅
    5. 雖然攝入這麼多世界但也不會有積聚之相(積聚擠壓窘迫),或是離散之相(分離散得很分開);
  3. 從華嚴六相的角度來說:

同相/異相來說:微細相容安立門主要講的是雖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世界都具攝在一微塵的同相當中,但是不失去彼此各自個別的法的異相

  總相/別相來說:雖然無量世界具足在一微塵當中,這一微塵是總相;但是不妨礙總相當中具足無量各種不同性質/形狀/特質,但也不失去這些不同性質/形狀/特質的別相的不同

  成相/壞相:雖然一微塵能成就一切的世界在其中這是成相;但是各自世界因為緣起的生滅,不廢他各自緣起的滅相而影響其他世界的生相

   舉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為經文大意:此世界遭大三災要滅盡之時,與此世界相鄰界會法界線會保護此大三災無法逾越影響隔壁的佛土世界

所以微細相容安立門主要是講因陀羅網的天珠,一珠當中可以顯其他無量珠的各珠的形狀等的不同,這是要講雖然無量珠都映射在一珠當中,但是不會損壞各珠所映顯的各自的微細的不同;因陀羅網相應門則是要講那種緣起重重無盡互映互攝不可思議的緣起關係!

前面四門,第一門講法跟時間是無先後的關係,下面第五門講雖然無時間先後的具成,但也不廢過去現在未來之間別相跟異相的相貌!

十世隔法異成門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者。此約三世說。】

智諭和尚講: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係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說。

:普賢行願品普賢偈說:

我能深入於未來  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  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脫及威力

所以這十世隔法異成 是以普賢廣大行境界來說的!

   隔法,就是區隔開來;異成,就是差異的成立;十世,就是十世就在一念之中具足圓滿,雖然俱足圓滿但仍不廢緣起上的不同!

其實時間空間都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出來的假象,舉例來說:

六祖惠能大師說:東方人求生西方,那麼西方人又求生哪裡?

由此可知,空間只是戲論而已,最多是方便說;而時間以現在來說是剎那剎那抓不住,未來的還未生不可得;過去已經過去了也找不到!

但是時間雖不可得,但也不妨礙他的方便使用!以免錯亂了次第上的緣起的方便說,由此可知是分別出來的!

  【如離世間品說。十世者過去說過去。過去說未來。過去說現在。現在說

   現在。現在說未來。現在說過去。未來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

   在。三世為一念。合前九為十世也。

智諭和尚講:

  如離世間品說,十世是三世的廣說。

三世各有三世,例如過去有過去,過去有未來,過去有現在;

現在有現在,現在有未來,現在有過去;

未來有未來,未來有過去,未來有現在;

乃成九世。如是過去未來現在,不出一念,故合為十世。

  依理推尋,三世復三世,亦成無盡復無盡。一念為十世,十世為一念,仍是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也。

這一段正說十世是哪十世:

十世就是過去當中有過去,過去當中有現在,過去當中也有未來!

這是過去的三世!

現在有現在,現在有未來,現在有過去;

這是現在的三世!

未來有未來,未來有過去,未來有現在;

這是未來的三世!

然後其實過去現在未來都不離開當下這一念心,如果沒有當下這一念心的方便分別,那麼說前面九世都是不可得的!

同理可推,過去的過去還有過去,未來的未來還有未來,這樣一直推下去,就是時間上的無量無邊,搭配空間更是重重無盡!

  【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復相入而不失三世。

智諭和尚講:           

  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復相入,不失三世。

  例如過去以未來現在因緣而立,故過去與未來現在,相即復相入,而不失過去;

現在以過去未來因緣而立,故現在與過去未來,相即復相入,而不失現在;

未來以過去現在因緣而立,故未來與過去現在,相即復相入,而不失未來

其實不管空間的方位跟大小還是時間的十世這些的成立都是法界緣起相互為緣而成就的!

舉例來說,因為有東方,你才能相對來說出西方是什麼?!

因為有過去,你才能成就產生現在未來的法的成就!

如果其中一個緣成相待的關係失去,現前這一切的時間空間的法,也是不能存在!

舉例來說:國旗有歷史的因緣的成立,才能有現在有國旗的緣起的世間跟時間的成立!

過去現在未來雖然是相待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點!

這些都是互相緣成的因緣法!

由此可知,雖然時間是虛妄不可得的,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仍不閃失:

  1. 他們之間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的關係
  2. 相即性空的關係,相入不廢各自緣起差別性不同的存在不可以混亂
  3. 雖然相即相入,但是各自獨立這個法的特質;例如:過去有過去的特質;現在有現在緣起的特質,未來有未來的特質;不能失去三世各自的特質

  【如以五指為拳不失指。十世雖同時而不失十世。

智諭和尚講:

  舉例說明,例如五指成拳,而不失五指。十世雖然同時相即相入,而不失十世。

:十世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拳頭,雖然拳頭合起是一個拳頭的一念之相,但是不失去拇指食指中指這五指的原貌跟作用還有他的特性,五指之間的分明是清清楚楚,互相不失!

以華嚴六相來說:總相是同時的拳頭相,但是不失這五指的別相;雖然合為一拳的同相,但也不混亂掉這五指的異相特質!

同樣的道理,十世雖然是相即(不離一念當中互相緣成互入的關係,但是不失去十世的個別不同差別相!

 【故經云。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

智諭和尚講:

  文中似有錯誤,似為「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此是說三世互入

:舉例用經典說,過去劫入未來當中,未來劫入過去;現在劫可以入過去,未來劫也可以入現在!

過去現在未來都在當下一念,由你當下一念自己做主,具足圓滿無礙!

例如你一念想起過去,就回到過去的情境;一念想現在就在當下的現在;想下一念下一個行程或想明天心就到未來的情境當中!

在華嚴經的十定品當中,菩薩可以自由自在到過去現在未來當中,去教化眾生,不失時在最佳的因緣底下以最相應當時的法來教化眾生,雖然回到過去講法時也可以以過去的過去過去的現在過去的未來來自在方便說法來令眾生覺悟!

  【又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

智諭和尚講:

  經又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此仍是說相入的道理。所謂無劫者,即空劫也。                     

:如同維摩詰經上說過,可以長的劫的時間可以入短的時間劫的時間;

他可以化七劫入七天,七天可以化成七劫;

   舉例來說,外太空的人因為緣起的關係,他有五百歲的壽命,我們地球人不過百歲,他可以來到我們世界待很久都還沒有結束壽命;兩者間世界可以互入,但是不妨礙彼此間的業報緣起的差異!

大迦葉入定等五十億七千萬年等彌勒佛出世;但是我們人壽現在只有百歲,但是同時存在,互相互入互即!

例如:王質爛柯,王質去仙境看到仙人下棋;他在下棋地方睡著了夢了一生;等到夢醒了一盤棋還沒有結束,回到人間已經過了百年!

那麼時間真實是一生?一盤棋時間?還是百年?雖然各自不同,但是時間上的差異在那個人來說,是相即同時的,雖然感覺是相同的,但是不閃失各自的差異!

由此可知一生一盤棋百年都在一念之間同時感覺到具足圓滿,雖然同時存在也不會錯亂了這些時間長短不同的差異!

  【又云。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

智諭和尚講:

  經又云,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

  此言三世相即。經文似應為過去即未來,未來即現在,現在即過去。然未見原經文,不敢武斷。

由此可知,時間是虛妄的,不離一念之間,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體相同的---一念之間!菩薩有這個智慧可以了解這些是相互圓融無礙的智慧!

  【又云。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

智諭和尚講:

  經又云,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

  此言一念十世,十世一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

若人證此道理,便得大自在,故曰解脫人所行。

所以無盡無數劫也只在一念之間,不長也不是短,對於解脫的人來說是無差別性的!

例如以前有人到道場跟師父請教,成佛為何說要三大僧祇劫?!

其實,時間的長短我們的虛妄分別,如果從初發心到成佛三大僧祇劫都在快樂中過,三大僧祇劫也等同短時間!

好比情人在花前月下兩個小時也如一分鐘那麼短,坐如針氈一秒也如度秒如年,都是一念的差別,雖然無差別性都在一念,但是不失去他個別法緣起長短的不同!

由此可知時間的感覺是具足在當下一念的感覺分別當中,雖然感覺花前月下兩小時好像一分鐘是受到心的變化的錯覺控制;但是一秒鐘的如坐針氈兩小時的花前月下的一秒鐘兩小時客觀的法的特性不會破壞掉這樣的差異!

  【如是。十世相入復相即。而不失先後短長之相。故云隔法異成。

智諭和尚講:

  所以過去未來現在十世,相入復相即,而不失十世先後長短之相,故云隔法異成。

  法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法復有過去未來現在,未來法復有未來過去現在,現在法復有現在未來過去。

雖然十世不出一念相入復相即,然十世先後之差別相宛然,是謂隔法異成也。

  換句話說,雖然一切即一,萬重浪唯是一水。然一切法相宛然,猶如重重浪雖是一水,而不失重重浪,宛然先後差別之相。如是之謂,隔法異成也。

:雖然說三世乃至十世間是相融相即的無差別相---體性相同,可以互融!

但是不失去他們之間次第上差異的差別相!

同樣的時間長時間短雖是一念體同無差別的,但是不失去長時間短時間差別法的不同的差別相!

雖然十世有相入相即的關係空性;但是這十世仍有十世的先後的差別;這個就稱為性空緣起圓融,雖然是隔法有差別,但是同時具足有緣成的關係!

換句話說,一切即一來說,好像萬重的浪花都不離開一水,雖然是不離開一水,但是各自的萬重浪花各自單獨法的浪相大小速慢的差別相是萬相莞爾不同;所以重重無盡的浪雖都是同一水,但也不閃失重重無盡的浪相,這稱為隔法之相!

這就是入空以後,又可看見空以後不廢一切緣起的特質!雖然入一切緣起的特質仍能知不離同一體性!

  【教義理事等十門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故名異成也。

智諭和尚講:

  教義理事等十門,亦復相即相入為一法。雖為一法,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這便稱為隔法異成也。

雖然這十門重重無盡這種時間相入相即的關係,說時間也不能離開空間而單獨一法存在,離開時間空間這個法也無法單獨存在!

他們之間不失去前後次第上的差異!

達到理事無礙(大乘教),最後進入事事無礙(一乘教彰其無盡義)的境界!

大乘教空有不二,一乘教談一法為主法法為伴,法法為主一法為伴,乃至重重無盡法法為主法法為伴!

 

諸藏純雜具德門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者。此約諸度門說。

智諭和尚講: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所謂諸藏者,係約諸度言。

簡言之即布施淨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廣言之即前六度,復加方便、願、力、智等四度合為十度。此諸度包括萬行,所以亦可謂萬行純雜具德門也。

:諸藏就是無量法門的意思!

或是說舉例十度爲諸藏!

就是一,雜就是多!

這要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關係,甚至達到一入多,多入一;你可以了解這些關係就能了解一切萬行不管他是一純還是多雜都具足自性之德的門!

舉例來說:

念佛法門,有人執著只有念佛才是念佛,殊不知其他萬行也不離是念佛;你可以智慧力去融通一切法門都是一句佛號,一句法門也是融通一切法門;一句佛號具足圓滿一切法門的功德;無量的法門你去做也不離開是在念一句佛號;那麼你隨便修任何法門都具足一切法門的功德!

以顯法門是平等的道理;但是我們凡夫心雜散亂,故需方便以一法門念佛收攝用功,等到功深遍入生活中的一切當中,那麼生活中無量事修解脫,也不離一法門!

例如說:專門念佛是純,修誦經持咒拜懺為雜;念佛跟一切誦經持咒拜懺等無量無邊的法門稱為諸藏;這些諸藏你可以以其中一種為主,其他為伴為輔行,純念佛雜其他輔助法門,這當中是同樣具足緣成圓融無礙的關係,這樣你念佛就不會對一個持名念佛跟雜法門間起分別想,起種種煩惱的執著妄想過失!

所以一即一切,一句佛號具足一切法門;一切即一,一切法門不離於念佛當下這一念清淨念,彼此間互融互攝互入不相妨礙無礙!

同樣來說六度波羅密,就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密是諸藏!

  【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

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等行。故名為雜。

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

智諭和尚講:

  何者如似,意謂好像甚麼呢?好像諸度中,若以施門而言,則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

既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當然布施即具一切萬法,此之謂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

  此是說法界緣起,主伴圓融。一法界中,法法圓融。一法為主,法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例如一室千燈,燈光融鎔,一燈為主,燈燈為伴,燈燈為主,燈燈為伴。                               

  如是則千燈入一燈,名之為純。一燈具千燈,稱之為雜。一燈與千燈,不相妨礙,謂之為具德。

以六度波羅密以法界緣起觀來說,佈施波羅密悉入一切法門;換句話說持戒是佈施;忍辱也是佈施;精進也是佈施;禪定也是佈施;般若也是佈施!

同理可得念佛法門,持咒也是念佛;持戒也是念佛;痛苦也是念佛,快樂也是念佛;佈施也是念佛;雖然念佛以外的差別法門是雜;念佛本身;我們不能說我們就念佛,就不持戒就不佈施否定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法門!

因為你可以純跟雜可以圓融無礙,不相妨礙,這個叫做具德!

有些人持名念佛有點走偏,以為只有念佛其他都不要做,這個就把念佛的層次降低,變成其他的生活跟輔助輔行的法門變成妨礙甚至還毀謗,這不是法門的問題,而是你對於念佛法門的層次的領會落在分別想,變成降低了念佛之德的深廣;如果能夠單獨念佛一切其他法門都能圓融無礙,互入互成,進入廣深境界!這個才能體會到念佛層層無盡法界緣起深廣層次的德性跟智慧無礙的圓滿!

雖然說智慧有差異,你會有念佛層次上的差異,這是從大乘教的觀念跟角度;而從一乘教重重無盡來說,念佛其他法門之間是法爾如是,具足同相來說都是同一法門不可分割;雖然同一法門但是也不失各自的法上的異相的差別相;總相來說所有法門不離念佛法門,雖然所有法門都是總是念佛法門,但是整體念佛法門當中,我們看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叁第二位善知識德雲比丘,憶念諸佛就是念佛法門,這些憶念佛的念佛法門中你是誦經憶佛念佛,跟持名憶佛念佛,還是禪定禪宗的憶佛念佛他的事相的差別相的別相各自分別清晰無礙!

在叁德雲比丘的過程中,德雲比丘說:他只懂這種純一的念佛法門,諸佛還有雜廣無量的念佛法門,也是他要修學的方向,他要去融通入法界無礙!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