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心善寺臉書 妙覺佛教空中大學
華嚴經研究相關文章
首頁 華嚴經研究相關文章

對於佛法中各種種性修行人的認識

2018-10-01

很慶幸的是---我們有生之年 可以親近到 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透過這部經的 讀誦/受持/思維,熏染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把他轉成大乘乃至一佛乘人的種性!
好好的讀大方廣佛華嚴經,用 這部經洗我們的腦,熏我們的阿賴耶識,決定會 快速帶動 我們心當中成佛的種子 快速的現行 轉換成 佛 的種子跟快速的成就 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請見下面:
很棒的一段開示:
貢噶呼圖克圖在重慶長安寺的開示:
為什麼有些人能迅速開悟成佛,但有些人卻得經過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覺悟呢?
這種差異是因為眾生種性不同的關係。眾生可以根據無明煩惱的程度不同,而分為五種種性:
第一種是「斷滅種性」。
斷滅種性的眾生缺乏開悟成佛的善緣和機會,當然他們也具有佛性,但距離開悟十分遙遠,所以他們幾乎是斷滅的。
第二種是「不定種性」。
不定種性的眾生業障淺,可塑性高,就像一塊白布一樣,可以染成各種顏色,因為不定種性的業障不重,所以容易受上師的影響,而成為和上師一樣的種性。
第三種是「聲聞種性」。
聲聞種性的眾生具有開悟解脫的願力,但因為他們的心量不大,故他們修行為自利,不為眾生。
第四種是「緣覺種性」。
緣覺種性的眾生和聲聞種性很像,他們都缺乏大願要救度一切眾生,然而緣覺種性的智慧極高,他們不需要善知識的指導,而靠自己的智慧,就能明瞭如何避免造惡業,如何修行。
此外,他們喜歡獨居在一些偏僻如森林一類的地方,而且由於他們很有智慧,所以傲慢心很大,他們不會想去尋求善知識的教導。
第五種是「大乘種性」。
大乘種性的眾生心中自然的便充滿了慈悲和智慧,他們無法坐視眾生受苦受難,故他們有救度眾生的心願。
-------------------------------------
無著大師曾指出斷滅種性眾生有五個特點:
一、就算輪迴再苦,他們也不感到難過或沮喪。
二、就算他們知道諸佛菩薩的功德成就和殊勝特質,也不會生起信心,反而還會批評。
三、即使他們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也不願去幫助別人。
四、無論做了什麼壞事,他們不會感到羞恥、慚愧。
五、而就算他們看到眾生受苦,也不會生起悲憫之心。
斷滅種性的眾生一生都在造作惡業,傷害別人,並且樂此不疲,他們甚至還鼓勵別人去造惡業、作壞事,故他們距離開悟成佛十分遙遠。
-------------------------------------
不定種性的特質,就是可塑性高,如果他遇到緣覺乘人作為上師的話,他便成為緣覺乘,而如果他遇到大乘種性的上師,即成為大乘種性,他們是不定的,因其業障極淺,故很容易被塑造成各種種性的人。
但不定種性並不是善變的,他們並不是今天遇上聲聞乘的上師,就成為聲聞弟子,而明天遇上緣覺乘的人,就成為緣覺弟子,後天又遇到大乘人,又變成大乘弟子。
不定種性的不定是指他們在起初不確定屬於那一種性,然而只要他們跟隨某種性的上師善知識,便會十分堅定地奉行其教法,成為該種性弟子。
-------------------------------------
聲聞種性的眾生有三個特質:
一、他們瞭解輪迴的痛苦是極為可怕、難以忍受又不可避免的,故他們急於解脫輪迴。
二、由於急著解脫輪迴,因此他們十分精進。
三、他們非常畏懼輪迴之苦,也非常執著涅盤之樂,所以他們並未想到要救度一切眾生,無法將涅盤之樂分享給其他眾生。
-----------------------------
緣覺種性有六個特質,除了聲聞種性的三個特質以外,再加上:
一、他們具有極高的智慧:譬如說他們到墓場觀死屍,當他們看到這些腐爛的屍體、骨頭等等,
便能以自己的智慧,思考為何有死?死是從生而來,而生是由業力因果而來,再進一步他們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業力因果,於是他們瞭解到這是由於無明幻惑而來,無明眾生迷惑造業,於是受生,因此他們發覺避免受生的方法,就是不造作業因,而這些都是緣覺行者靠自己的智慧所體悟的,而非藉助善知識的教導。
二、即使他們有上師,也是秘密師承,不願和別人分享。
三、因為他們具有大智慧,所以傲慢心很重。這些是緣覺種性的特點。
--------------------------
和一切凡夫比起來,聲聞和緣覺是相當高超的,但若和菩薩比起來,他們就顯得平凡了,聲聞和緣覺之所以不如菩薩,是因為修行道的不同,聲聞緣覺只求自利,故在開悟之後,不能廣行利生事業,他們會進入禪定一段很長久的時間,在此定境中,他們不起妄念,亦無痛苦,就像睡著了一樣。
然而經過一段很長久的時間之後,他們從定中覺起,明瞭了這並不是究竟覺悟,於是發起無上菩提心,開始廣行菩薩道。
----------------------------
再深入來探討菩薩和聲聞緣覺的不同:
首先從淨除業障的角度來看,菩薩已完全淨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而聲聞緣覺則只淨除煩惱障,但所知障並未淨除。
再從對空性的覺悟來看,菩薩圓滿地證悟了我、法兩空,而聲聞緣覺了悟我空,但並未了悟法空,故聲聞和緣覺缺少了菩薩所證悟的許多特質。
---------------------------
菩薩由於其大慈悲心,故隨時隨地都能捨命來利益一切眾生,因此菩薩證悟了更高的果位,而二乘人缺乏利他的菩提願力,故只證悟了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當然對於凡夫來說,聲聞緣覺的果位是相當高深的,他們已進入了一種超凡入聖的禪定境界。
然而經過一段很久的時間之後,如來以心光明照射二乘人的意生身,使他們從此定境中覺起,隨此心光佛告二乘人此境界並非究竟的覺悟,由此聲聞緣覺明瞭了菩提心的重要,於是發出利他的菩提心,邁向究竟的覺悟。
--------------------------
談到大乘種性的眾生,事實上我們很難直接去察覺或知道誰是大乘種性,但經由一些徵兆,仍可看得出誰是大乘種性,這就像當我們看到天空中有煙裊裊升起,就可知該處必定有火,或看到水鳥在飛翔,就能確定附近必定有湖一樣。
大乘種性眾生的行為舉止十分寧靜溫和,完全沒有一點攻擊性,他們的言談亦十分親切和藹,並且意念清淨,沒有半點諂曲心和欺騙心。
何謂諂曲心和欺騙心呢?
譬如一個人事實上沒有什麼知識,但他愛表現出很有知識的樣子,這就是欺騙心和諂曲心,而大乘種性人完全沒有這種心態,大乘種性的人不管對任何眾生,在身語意的行為上都表現得非常慈悲、溫柔與謙和。
大乘種性不會受惡友的影響,亦不會受二乘人的影響,
因為大乘種性的體悟十分深入,並對菩薩道十分自得,十分自在。
然而為何有些人是二乘種性,而有些人是大乘種性呢?
這是不是自然天成的呢?
事實上大乘種性之所以為大乘種性,乃是由於其在過去世便已親近過許多大乘種性的善知識,發願學習大乘佛法,由於這樣的願力,使他們能生為大乘種性人,親近大乘佛法和善知識,故種性的不同,是累世累劫的願力因緣而成,不是無緣無故的自然生成的。

回上一頁
  • 886-3-487-1028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周一至周日:05:00 - 21:00
歡迎大家捐款護持正法道場
郵政劃撥
戶名:心善寺 劃撥帳號:50261384
銀行轉帳
台灣企銀新屋分行(050)
戶名:心善寺 匯款帳號:31512015576

此網站內容為心善寺所有,非許可禁止改作、抄襲,並用於商業用途。
轉載需註明為本站所有之出處,正法內容為佛教弟子所擁有共同追尋,正法資源請小心呵護使用,如護眼目。
Copyright © 心善寺 2024 All right reserved.